当前位置:花坊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 浏览次数: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新加坡独立后,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 ,供大家参考。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

  新加坡独立后,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路。最具有借鉴意义的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一流规划引领新加坡走向世界宜居城市。

  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和认真执行,真正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一是高端智力制定一流规划。立国初期,就聘请联合国组织专家,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40-50年的发展方向,每10年修编一次。在概念性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性的发展指导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每5年修编一次,以体现规划的连续性、时代性、超前性和科学性。2001年的概念总蓝图费时4年,提出了在熟悉的地方建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区域商业中心、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注重认同感等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国家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国55个分区的规划前景和控制参考数值,如土地使用、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历史保护和开发等。可以说,概念总蓝图是新加坡人的梦想,而总体规划图则是实现梦想的方式。二是以严厉的规划执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赋予规划当局“禁

  止一切非法用途的权力”,明确“当土地或建筑物的用途不按规划而被滥用,有关当局可对物主或使用者采取强制执法措施”,违法者将被处3000新币罚款域不超过3个月的监禁,或者二者兼施。三是阳光透明社会广泛参与。在新加坡,城市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政策。规划的编制过程和最终方案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且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主要是通过专业团体对话以及举办公众展览让社会广泛参与。在规划方案的过程中,由规划专业人员先行收集资料并分析,拟定初步设计方案,征求公众和专家意见,然后按照征求的意见改进方案内容,上报规划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原则同意后,再到社区举办公开展览,如对住宅的改造规划要在该区举办展览会,区内70%的住户同意规划方案后方可实施。修改完善分区方案,最后才公报审核批准。

  正是因为有一流的规划,加上对规划的有力执行,新加坡的城市发展才取得了一流的成就。

  二、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大的服务功能。

  新加坡政府以超前的魄力,建国初期就大量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投入巨资,用约15%的总土地面积实施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了便捷高效的陆路交通系统。一是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新加坡通过普通公路、快速公路、地铁和轻轨有效连接,实现了有效的四级交通体系。所有城市快速和干道路网都向中心城区和商业中心集中,所有主次干道都长线连贯,高速公路总长161公里,公路网3356公里,平行道路保持

  200-300米距离。新加坡道路只有车行道和人行道,没有慢车道。车行道大多是一对单行道,单行道少则3车道,多的5车道,同时修建了大量的人行过街天桥,红绿灯很少。由于完善通畅的交通网络体系,使所有车辆都能够有效快速地分流,虽然新加坡拥有各类汽车926000万辆,但车速都出奇的快,既使在闹市区时速都在50公里以上,几乎看不到交通拥堵现象。二是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通过经济杠杆控制私家车,大力发展巴士、地铁等公共交通。新加坡不仅车价昂贵,还必须事先购买与道路增长量相适应的拥车证,拥车证市场拍卖,最高价格与车价相当。并且要支付高昂的公路费和停车费。控制私家车的同时,努力创造公共交通条件,设置了巴士专用道,十字路口巴士优先,目前拥有巴士3800辆、地铁85站,71%的公共交通使用者可在1小时内到达目的地。三是排水管网发达。新加坡的排水系统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气。其地下管廊的一部分是电力、通信等各种管线,另一部分是雨水和污水的排放系统。管廊宽15米、高6-8米,能保证100年的使用容量,路上每隔6-10米就有一个排水口。所以,尽管新加坡是个多雨国家,几乎每天都有阵雨,但路上从不积水。污水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达标后成为工业用水、新生水或排入大海。雨水经过稠密的管线收集后进入蓄水池,经过处理后成为生活饮用水。

  三、数十年坚持不懈地绿化建设造就国际花园城市。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一座城市,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小于东阿县),资源贫乏,土地紧缺。但是绿化面积占到国土的45%,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树木、花草多层次覆盖,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一是绿化触角装扮每寸土地。新加坡城市拥有1200万棵各类树木,有20公顷以上的区域公园60多个,邻里公园(游园、绿地)300多个,组团之间均有大型公园和生态观光带,每个镇区建有10公顷的公园,居民住宅每隔250米建有一处1.5公顷的公园。道路两侧强制性实施绿化,立交桥、人行天桥、楼顶处处可见立体绿化,路边挡土墙留出15厘米栽种攀爬植物,就连停车场也采用透气砖,进行了绿化,真正做到了见缝插绿、土不露天。无论是在大街上,在组屋,还是在购物中心、宾馆、餐厅,目光所及的都是绿树青草。二是绿色廊道独具特色。从九十年代起,新加坡着手建立公园串连廊道,用以连接各大公园、自然保护区、居住区公园。廊道系统宽六米,包括四米的路面,居民可以不受机动车辆的干扰,通过步行、骑自行车游览各个公园,也可以作为前往地铁站、巴士站的捷径。2012,廊道总长将达到300公里。三是绿化管理严格规范。80年代以后,政府要求任何部门都要承担绿化的责任,没有绿化规划,任何工程不得开工,任何人不得随意砍树,包括自家土地上的老树,住宅小区的绿化必须达到总用地的30%—40%,1年内不开工的土地必须绿化。1992年,政府颁布了树木保存法令,对损坏绿

  化行为实行严厉处罚,毁坏一棵树罚款高达5万元。在绿化的养护上,新加坡也是精细有加。1990年开始建立树木电子信息档案,每棵树的地点、种类、年龄,修剪、施肥、喷药的时间以及责任人等,在电子信息档案上都一目了然。他们建立了专门的“育木师”队伍,每18个月都要为树木进行一次“体检”,并把体检资料输入电脑。养护作业市场化,实行招标承抱制。

  四、科学完善的住房政策实现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独立前,居民住宅十分紧张。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推行居者有其屋政策,由建屋局统一组织建设政府组屋,目前85%的新加坡人选择政府住屋,基本解决了全国住房问题。第一,合理控制价格。政府组屋物美价廉,新房价格一般在

  20-25万新币之间,约为同地段商品房价格的四分之一,低于土地和建房成本,而且建设标准也不错,根据家庭人口,政府组屋的选择从一房式到五房式,还有公寓式。第二,分配覆盖人群广。政府规定每户月收入低于8000元的新加坡居民具备购买资格,在新加坡80%以上居民符合这一标准。5年后所购买的组屋可自由上市,还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和需求,第二次申请政府组屋,不过公积金贷款利息比第一次要高些。第三,筹融资渠道畅通。建屋局资金融资来源包括政府拨款、住户首期付款、银行贷款组屋和配套设施的租金等,其中以政府出资为主。第四,统一规范管理。组屋物业由社区市政理事会统一管理,基本上是5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使整个城市面貌始终保持整洁靓丽。在组屋翻新修建

  中政府支付90%以上的费用。

  五、严格执法形成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新加坡城里又几乎没看不到交警和城管队员在现场执勤管理,但是市容整洁、交通畅通,街道上看不到乱停放和摆摊设点的,几乎没有乱丢垃圾的现象,整座城市日常运行十分规范有序。一是法律法规定健全。针对城市管理共制定如环境污染控制法、环境公共健康条例、公共设施条例等各种法律383种,世界罕见。不仅城市建筑物、广告牌、园林绿化等城市硬环境都作了具体规定,而且对软环境也作了具体规定,随地吐痰、违规吸烟、闯红灯、甚至不冲厕所都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从而使执法人员对每项工作都有法可依。二是严格执法。成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突出城市管理的组织协调和考评监督,建立了一支素质精良的执法队伍和遍及社会各阶层的监控网络,执法过程始终突出一个“严”字,执法如山,毫无例外。在新加坡随地吐痰要罚款500新币,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要罚款1000新币,乱扔垃圾初次罚款200新元,累犯者则要被处以3至12小时的劳役,并在媒体上曝光,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增强市民城市意识。自1990年以来,每年都开展“清洁绿化周”活动,推进环保团体、学校与公司参与环境保护,鼓励每个人对环境负责,还先后出台了新加坡2012年绿色计划、国家再循环计划、无垃圾行动等政策,引导和控制环保工作深入推进。

  制度文明—新加坡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法宝

  制度文明是制度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的集中体现。新加坡——一个版图仅700平方公里,人口仅500万(含外来人口)的热带岛国,在其建国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城市文明成果。其花园城市、阳光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很多,但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条,取决于制度文明。本文试作分析。

  一、制度文明从规划上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前瞻性

  规划是龙头,决定着发展的方向。新加坡从制度设计上不仅确立了规划的法定图则地位,而且坚持与时俱进,按法定程序不断完善,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引领发展的导向作用和保障作用,使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的纲领、管理的依据”。

  (一)法定机构制定法定图则。新加坡从建国开始,就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谨、规范的规划编制、执行和管理体系,为其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支撑。规划法律体系主要由规划法及其从属法规构成。现行的规划法是1990年颁布实施至今,是在早前的规划法令基础上经过若干次修正案而形成。从属法规包括关于总体规划条例、关于用途分类的规划条例、关于开发申请的规划条例等。规划法明确国家发展部主管规划,具体的职能部门是市区重建局。授权国家发展部部长行使与规划有关的各种职责,包括制定规划法的实施条

  例和细则,任命规划机构主要官员、审批总体规划。同时,还设置了总体规划委员会,由土地局、陆路交通局、建屋发展局、裕廊集团经济发展局、贸易与工业部、国家发展工业部、国防部、财政局、律政部、国家园林局、环境署等部门的专家和负责人组成,形成部门协调、动态修订、联合审查、法定图则的规划工作机制。

  (二)规划体系明确规划功能。新加坡规划体系主要由概念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构成,既有远期战略,又有近期策略,既有综合广度,又有专业深度。概念规划作为对城市发展的结构性控制代表了更长远的目标,是用发展的眼光来谋划城市未来,努力使规划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意图,又是城市发展的法定依据。总体规划则用颁布的法定文本保证城市发展意图的实现。根据规定,概念性规划每10年调整一次,城市总体规划每5年调整一次,以体现规划的连续性、时代性、超前性和科学性。力求充分利用地理、历史、气候和文化资产的优势,创造一个持久、漂亮、独特的亚洲国家,使人们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专业规划是在总规的指导下,统分结合、强调个性、互为环境、互为基础,以求规划效率最大化。如城市重建规划,既体现了整体环境的协调,突出了与历史原貌的吻合,又表达了与现代生活共生的需要,使具有传统风貌特色的老建筑与周围现代的摩天大厦构成一幅靓丽风景。

  (三)全新理念引领全新发展。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宜居、宜业城市是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总方向。为此新加坡城市发展主打“三张牌”。一是生态牌,彰显城市个性魅力。当花园城市建设的目标基本实现后,新加坡又提出建设花园中的城市,虽是一字之别,但立意更深、境界更高,从将城市建成花园到将城市置于花园之中,体现的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整体打造,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新加坡的高速公路上,你可看到不少天桥,设计独特,然而有的不是行人用的,而是专门为动物而设的通道,由此可见一斑。二是打服务牌,提升城市发展活力。新加坡建有一套科学严谨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其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公民满意度很高。还有世界少有的低税率、低利息、低行政收费制度,且各项制度公开透明,令投资者、经营者称心、放心,同时,还建有世界一流的机场、港口交通体系,吸引了世界众多的大财团、大企业落户,为城市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三是打整合牌,培植产业支撑实力。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放眼全球整合资源,工业“无中生有”,以裕廊工业园为载体,成为世界第三大石化中心,全球著名的晶园生产基地和极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科学基地。做“阳光”的文章,使热岛效应变为重要旅游效应。做港口文章,成为世界最大的物流港等等,不仅使新加坡的城市竞争力不断上升,还使居民就业得到有效保障。

  二、制度文明从规章上保障了城市建设的系统性

  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统筹谋划,使

  各个子系统之间保持有机的结合。新加坡城市建设就是通过完备的制度来保持城市功能体系之间的完整性、关联性和融合性,从而构筑一幅和谐生动的城市画卷。

  (一)建立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居是城市存在的基础条件。俗话说:人无恒产,便无恒心。有恒产,进而有恒心,不会铤而走险,因此社会稳定。新加坡早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居者有其屋”计划,将有关房地产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不仅作为经济问题,而且作为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来通盘考虑。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建屋发展局来具体负责执行,出台了一整套政府组屋规划、建设、交易、管理的制度,在此基础上长计划、短安排,分组团建设政府组屋。并以低价出售,鼓励人民拥有住房。凡新加坡居民,每个核心家庭月收入不到8000新元的都可向政府申请购买居屋,大约首付3万新元即可,余款由公积金分期支付。目前新加坡80%的居民都居住在政府组屋。组屋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不同种族、文化、区域的特色和需求,并由社区理事会统一管理,基本上是5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使整个城市面貌始终保持整洁靓丽。

  (二)建立环境保障体系。新加坡政府提出“洁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土地、安全的食物、优美的居住和低传染病率”等环境目标,并通过健全的法律、到位的管理来落实到城市建设的实际之中。如环境污染控制法、环境公共健康条例、公共设施条例等。政府还注重向人民灌输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自

  1990年以来,每年都开展“清洁绿化周”活动,推进环保团体、学校与公司参与环境保护,鼓励每个人对环境负责,还先后出台了新加坡2012年绿色计划、国家再循环计划、无垃圾行动等政策,引导和控制环保工作深入推进。

  (三)建立园林绿化保障体系。将园林绿化指标作为规划许可的强制标准,全面推行道路绿化带、小区绿地和开放空间等各类绿地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布局。全城共建大小公园337个,包括组团之间建有大型公园和生态观光带。它的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广场绿化、街道绿化真正做到了见缝插绿、土不露天,堪称世界一流。无论你是在大街上,在组屋,还是在购物中心、宾馆、餐厅,目光所及的都是绿树青草。完善的城市绿化系统不仅创造了凉爽遮荫的环境,而且弱化了城区建筑视角疲劳,增添了城市的色彩。

  (四)建立道路交通保障体系。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新加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充分体现道路先行,1996年发布的《新加坡陆路交通白皮书》,将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可靠且价廉的世界级交通系统,作为陆路交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用约15%的总土地面积搞城市道路建设,并将土地开发进行一体化推进,构筑了由普通公路、城市快速路、地铁系统和轻轨系统组成的四级交通体系,形成强有力的硬件支撑。建立智通交通平台,由绿信系统、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交通监视系统、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系统共同构成,大大提

  11高了道路使用效率。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由地铁、轻轨、巴士、出租车四大系统共同构成,功能互补、多层次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五)建立城市功能保障体系。在社区建设上,合理分布组团内的配套设施,充分考虑自然与人文的景观轴线,注重实与虚并重,相映成趣,使组团具有较好的围合感。在商业网点配套上,除中央商务区外,还有区域中心,边缘中心、邻里中心等,对网点的选址、布局、规划具体到卖何类商品均有细则规定,使城市商业网点有序发展。在交通布局上,凡城市副中心、大型组屋区、地铁交汇点,一般都建有大型换乘中心,体现多种功能整合。在建设实施上,推行“地下管廊”,将各种管线系统与道路工程同步建设,一次到位,避免重复建设和对城市交通的负面影响。在空间管理上,处处体现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关怀。凡是有山的建筑都依山就势、保持山景的完整,凡是临水住宅,都拥有大片的休闲区和亲水平台。完善的功能使城市居民感到清新怡人、和谐温馨。

  三、制度文明从规范上理顺了城市管理的操作性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新加坡城市不仅建得美丽,而且管得有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法制化、人性化。

  (一)城管法规健全。新加坡城市管理有一套严格、周密、具体、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法规体系。可以说“无事不立法”。共制定各种法律383种,世界罕见。不仅城市建筑物、广告牌、12园林绿化等城市硬环境都作了具体规定,而且对软环境也作了具体规定,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各种“不准”、“禁止”、“不能”之类的告示牌,规范人的行为,如随地吐痰、违规吸烟、闯红灯、甚至不冲厕所都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从而使执法人员对每项工作都有法可依。

  (二)城管执法严格。成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突出城市管理的组织协调和考评监督,建立了一支素质精良的执法队伍和遍及社会各阶层的监控网络,执法过程始终突出一个“严”字,执法如山,毫无例外。采用了很多富有新意的办法。如为控制市中心车流量大的区域,采取进入收费的模式,控制车辆进入,以保持交通顺畅。再如,对乱扔垃圾初次罚款200新元,累犯者则要被处以3至12小时的劳役,而且还得穿上写有“我是垃圾虫”字样的特别服装,打扫公共卫生,并在媒体上曝光,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城管氛围浓厚。新加坡政府认为法制化的管理只能“治标”,要真正“治本”,需要从根本上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行为,因此,不断以各种形式对居民进行城管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居民从思想上认识到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在机关、学校和其它单位,都把“遵守法律、遵守公德、爱护公物、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增光彩”作为重要教育内容。政府还先后开展了“反吐痰运动”、“取缔乱抛垃圾运动”、“防止污化运动”等几十次全国性的社会教育运动。城市管理中公民参与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新加坡人对未来城市是这样描述的:新加坡将成为一个拥有世界级设施的现代城市,同时,也是娱乐休闲最佳的热带岛屿。它将是一个能提供多种选择的、拥有丰富环境的、独特优雅的城市。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与时俱进的制度文明作保障,这样的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新加坡城市建设经验

  新加坡位于北纬1度,国土面积710.3平方公里,人口498.76万,相当于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中国许多热带、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伟大而卓越的城市”,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称,其成就令人惊叹,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经验

  新加坡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经验是科学处理好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的关系,认为规划统领城市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先决条件;建设决定城市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决定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手段。新加坡以各项战略、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为保障,真正做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有机衔接、协同发展。

  14(一)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经验和特点

  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和认真严格执行,真正地把规划作为“发展城市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新加坡充分有效地利用城市规划,成功引领新加坡成为实现紧扣替代型经济、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经济,高附加值产业、高科技和生物产业的知识经济。通过四次经济转型,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世界上第二大钻井平台生产基地、世界上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上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和亚洲第二大金融中心,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国家和“小国中的大国”。正是因为有一流的规划,加上对规划的有力执行,新加坡的城市发展才取得了一流的成就。概括而言,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及建设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显著的特点。

  1、科学性

  新加坡立国初期,就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概念性发展规划是长期性的和战略性的,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概念性发展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的长期计划,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新加坡的概念性发展规划确定了以中心区为主体的星座结构,指引城市扩展走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新加坡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也贯穿了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较好地运用了区域生态经济、城市意象等规划理论,引导了新加坡“花园城市”

  15个性特色的塑造。

  2、前瞻性

  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编制概念性发展规划时,就充分吸取了当时刚刚萌芽的生态经济理论,引入了“花园城市”的理念,确立了狭小国土的合理容量和终极布局模式,使新加坡的城市建设超越了单纯美观、美化的范畴而具有了关注人本身的目的论价值。新加坡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市未来,努力使规划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比如,在新加坡可以见到不少的街道是用很宽的绿化带隔开的,这是为以后建设高架桥预留的用地,有了这些超前的规划,就少了以后征地拆迁的麻烦。

  3、权威性

  在新加坡,不论是概念性发展规划,抑或是城市总体规划都具有相当强的刚性,一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都不得随意修改。在规划的调整上,新加坡采取稳定概念性发展规划,适时调整总体规划的策略,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概念性发展规划的期限为45年,每10年调整一次;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每2年调整一次。

  4、透明性

  新加坡政府认为,城市规划应鼓励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这个做法是与其“以人为本”的治国、治市理念分不开的。在制定“开发指导计划”(八十年代后逐渐取代总体规划,类似于我国的控规)时,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对合理的意见予以

  16采纳吸收。此外,政府对有关规划的文本也是及时公开的。

  (二)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实施和城市建设组织上,突出道路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和城市环境的绿化建设,建成了一大批精品工程,扮靓了城市形象。

  1、城市建设的计划性

  40多年来,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始终围绕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展开,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突出了不同的侧重点。新加坡城市建设的计划性、连贯性之强,在城市绿化建设上表现得最为充分。60年代,新加坡在道路、空地上大力种植高大的乔木,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较高的覆盖率;70年代,制定了道路绿化规划,加强了环境绿化中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的空间绿化;80年代,种植果树,引进更多的色彩艳丽、香气浓郁的植物种类。到90年代,发展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通过不懈努力,建设“花园城市”由最初的思想理念一步步变成生动的现实。

  2、突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新加坡将约15%的国土面积用来修路,大力建设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他们将交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城市道路建设与土地开发进行一体化推进,短时间内构筑了由普通公路、城市快速路、地铁系统和轻轨系统组成的四级交通体系。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上,新加坡推行“地下管廊”,将各

  1种管线系统与道路工程同步建设、一次到位,避免了后来各类管线铺设带来的道路重复开挖和对城市交通的负面影响。

  3、注重城市绿化环境建设,突出城市“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布局

  新加坡把建设“花园城市”作为基本国策,在环境建设上严格控制绿线,不断推进城市绿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绿化环境。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上,全面推进道路绿化带、小区绿地和开放空间等各类绿地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的空间布局。完善的城市绿化系统不仅创造了凉爽遮荫的环境,而且弱化了空间钢筋混凝土架构和玻璃幕墙僵硬的线条,增强了城市的色彩。它的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广场绿化、街道绿化真正做到了见缝插绿、土不露天。

  4、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加坡将大约3000公顷的森林、候鸟栖息地、沼泽地和其他自然地带规划建设为自然保护区,居民住宅区每间隔500米有一个1.5公顷

  (22.5亩)的公园,共建有337个公园,城市建设处处体现出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深度关怀。新加坡园林绿化给人一种不加修饰、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感,绿化带绝少整齐划一,街道树及灌木皆无刻意修剪的痕迹,任其自然生长。

  5、打造精品工程

  到新加坡,给人的深刻印象之一便是优秀的建筑群体设计。新加坡较为完美地演绎了城市意象理论,在城市设计方面特别注

  1重人们的心理感受。纵观整个城市,没有太多宏大豪华建筑,但莱佛士大厦(贝聿铭设计)、金融大厦(丹下健三设计)等少数标志性精品建筑起到重音和强调符的作用,仿佛独唱演员领衔合唱团,使得整个城市建筑群形成有机整体,通过丰富的天际线和竖向轮廓给人错落有致的感觉。

  新加坡在城市精品工程的打造上,形成了从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到质量保证一整套的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上,新加坡的城市建设者树立了强烈的精品意识,努力追求经典,力求完美。新加坡一些大型住宅区的设计均是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总体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步骤进行,努力营造优美的建筑景观。许多住宅区在组团环境设计时,强调合理分布组团内的配套设施,突出自然与人文的景观轴线,使组团具有较好的围合感。在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实施上,新加坡一般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选择本行业中世界前五强参与设计与施工,确保项目的品质和领先性。在工程建设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处理上,一般都能从长远着眼,制定合理的建设周期,确保工程质量。

  (三)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方式

  新加坡市容整洁、交通畅通,整座城市日常运行十分规范有序。在新加坡的街道上是看不到乱停放和摆摊设点的,也几乎看不到乱扔垃圾的现象。在新加坡几乎很少看到有城管队员在现场执勤管理。新加坡城市管理成效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科学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一些合理有效的1管理办法。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服务在先,法制保障,倡导在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同时,注重用制度、法规管人。长期行之有效的管理,使新加坡人养成了很强的法治意识。在城市管理体制构建上,突出城市管理的组织协调机制和考评监督机制的建设。新加坡专门成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这个跨部门的委员会在拟定政策、综合协调有关城市园林绿化及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管理方法上,也采用了很多富有新意的办法。

  (四)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制度文明

  制度文明是制度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集中体现。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经验还有很多,但很关键、很重要的一条,取决于制度文明。

  1、制度文明从规划上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前瞻性

  规划是龙头,决定着发展的方向。新加坡从制度设计上不仅确立了规划的法定原则地位,而且坚持与时俱进,按法定程序不断完善,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引领发展的导向作用和保障作用,真正使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的纲领、管理的依据”。

  新加坡规划法规体系主要由规划法及其从属法规构成。规划法明确国家发展部主管规划,具体的职能部门是市区重建局,授权国家发展部部长行使与规划有关的各种职责,包括制定规划法的实施条例和细则,任命规划机构主要官员、审批总体规划。同时,还设置了总体规划委员会,由有关部门的专家和负责人组成,2形成了部门协调、动态修订、联合审查、法定完善的规划工作机制。

  新加坡制定了完整的规划体系以明确规划功能。新加坡的规划体系由概念性发展规划、总体性规划(后来逐渐由“开发指导计划”取代)、详细规划(即分区规划)和专业规划构成,既有远期战略,又有近期策略,既有综合广度,又有专业深度。更重要的一条,新加坡在规划的“立意”上下足了功夫,以全新的理念引领全新发展。笔者认为新加坡在近年来打好了几张牌。一是打好“生态牌”,彰显城市个性魅力。当花园城市建设的目标基本实现后,新加坡又提出建设“花园中的城市”的目标,虽是一字之别,但立意更深、境界更高。从将城市建成花园到将城市置于花园之中,体现的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整体打造,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规划理念有了关注人、自然、城市空间的关系和人的终极目的论的价值。二是打好“服务牌”,提升城市发展活力。新加坡建有一套科学严谨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其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公民满意度很高。还有世界少有的低税率、低利息、低行政收费制度,且各项制度公开透明,使投资者、经营者称心、放心。三是打好“整合牌”,培植产业支撑实力。新加坡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放眼全球整合资源,实现工业“无中生有”,以廊裕工业园为载体,成为全球著名的晶园生产基地和极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科学基地。

  2、制度文明从规章上保障了城市建设的系统性

  21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统筹谋划,使各个子系统之间保持有机的结合。新加坡城市建设就是通过完备的制度来保持城市功能体系之间的完整性、关联性和融合性,从而构筑一幅和谐生动的城市画卷。比如新加坡的居民住房保障体系,新加坡早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计划,将有关房地产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不仅作为经济问题,更重要是作为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来通盘考虑。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建屋发展局来具体负责执行,出台了一整套政府组屋规划、建设、交易、管理的制度,在此基础上长计划、短安排,分组团建设政府组屋。又比如新加坡的道路交通保障体系,用约15%的国土面积搞城市道路建设的做法,是通过1996年发布的《新加坡陆路交通白皮书》来规定的。

  3、制度文明从规范上理顺了城市管理的操作性

  新加坡城市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法制化、人性化。新加坡城管法规健全,有一套严格、周密、具体、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法规体系,可以说“无事不立法”,其制定各种法律383种,世界罕见。城管执法严格,成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突出城市管理的组织协调和考评监督,建立了一支素质精良的执法队伍和遍及社会各阶层的监控网络,执法过程始终突出一个“严”字,执法如山,毫无例外。采取了很多富有新意的办法,比如,对乱扔垃圾者初次罚款200新元,累犯者则要被处以3至12小时的劳役,而且还得穿上写有“我是垃圾虫”字样的特别服装,打扫公共卫生,并在媒体上曝光,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推荐访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 新加坡 规划建设 经验

热门排行

2020年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篇,供大家参考。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

学习解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解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解读2019年全国

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

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文章,仅供大家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希...

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完整文档)

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xxx村位于xxx镇中部,辖x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现有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2021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

县政府党组工作情况汇报

县政府党组工作情况汇报按照会议要求,现将县政府党组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2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如下: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县政府党组在县委的坚强...

民主生活会上对纪委书记的批评意见20例(全文)

民主生活会上对纪委书记的批评意见20例1、政治站位还需进一步提高。有时从政治高度审视、处理问题的火候有所欠缺,坚决维护党纪党规的意识不强,推进监督保密工...

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

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文章,仅供大...

小学校委会发言稿14篇

小学校委会发言稿14篇小学校委会发言稿篇1尊敬的家长、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四年级四班的家委会代表。非

公安党课讲稿例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党课讲稿例文,供大家参考。公安党课讲稿范文4篇01近期,***区公安分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