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坊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村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 浏览次数: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试析洞头县旅游开发与保护作者学籍批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供大家参考。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析洞头县旅游开发与保护

  作

  者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层

  次专

  业指导教师

  -1-

  内

  容

  摘

  要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值得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并加以正确引导。

  洞头县作为全国十二个海岛县之一,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名命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当前,随着洞头半岛工程即将完成,洞头正从海岛迈向半岛转变,风景旅游也面临着新的转变与挑战。对此,在新的形势下,应如何应对洞头旅游的发展方向,使洞头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对洞头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作如下分析。

  关键词:乡村旅游

  问题

  对策

  -2-

  目

  录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析洞头县旅游开发与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及存在的问题………………………………………………1(一)现状………………………………………………………………………………………1(二)存在的问题………………………………………………………………………………11、高质量、高品味旅游景区开发缓慢………………………………………………………12、游客人均花费低,缺乏过硬的旅游产品,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3、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14、缺乏正确观念和认识,发展思路不清……………………………………………………25、缺乏科学规划………………………………………………………………………………26、政策措施不到位……………………………………………………………………………27、监管力度弱…………………………………………………………………………………28、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29、服务设施落后………………………………………………………………………………210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211缺乏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低……………………………………………………………2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3(一)加强特色………………………………………………………………………………3(二)溶入互补………………………………………………………………………………3(三)扩大区域………………………………………………………………………………3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4(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4(二)开发渔乡游应注意的问题…………………………………………………………4四、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5(一)旅游城镇的类型……………………………………………………………………5(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5(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容…………………………………………6五、旅游开发与体制创新……………………………………………………6六、对策与借鉴………………………………………………………………71、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励机制…………………………………………………………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4、规范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3-5、保持乡村文化本色,注重优良民风的培育……………………………………………6、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策略和发展模式……………………………………………7、努力拉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88、创新特色产品,扩大产品促销…………………………………………………………9、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

  8参考文献………………………………………………………………………-1-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析洞头县旅游开发与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洞头县是全省唯一以县冠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区,冬暖夏凉,风光旖旎,有石奇、滩佳、礁美、洞幽、岛多、鱼丰之特色,富有“海外桃源别有天”之意境,全县共有7大景区300多个景点。主要依靠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旅游引资和景区开发力度,拥有3个旅游度假区和仙叠岩娱乐活动中心、半屏山探险猎奇区、大瞿岛渔乡风情基地、竹屿岛野外生存旅游区以及具有军事旅游特色的国防教育基地,目前拥有的旅游品牌主要有:海滨浴场、海上运动、海岛别墅、海滨乐园、海鲜特产等。从统计数字来看,2000年洞头县全面开发海岛旅游,全年接待旅客16万人次,社会旅游总收入6700万元;2004年全年接待旅客18万人次,与2000年相比增长11%,社会旅游总收入7860万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15%。从来到洞头旅游的游客来看,主要是洞头县附近周边地区的游客,占游客总数的93%,游客单一;从时间上看,旅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一年中只有3到4个月是旅游季节,季节性强。这些都制约着洞头旅游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在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旅游主管部门和各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洞头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内其他同类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1、高质量、高品味旅游景区开发缓慢

  洞头县的旅游市场开发深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洞头县每年向旅游业投资约100万元,2004年虽已增至150万元,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开发的需要,高质量、高品味的旅游景区和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缓慢,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使我省旅游业保持常盛不衰和持续发展,只有加快旅游市场开发速度,大力开发名特优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2、游客人均花费低,缺乏过硬的旅游产品,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统计数据来看,2002年来洞头县的旅游者人均消费为200元左右,明显地低于其它地区,直接影响到洞头县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旅游者人均消费低,必然影响到收益。

  来我县的游客人均花费较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旅游纪念品品种少,质量差,缺乏过硬的品牌和特色商品,目前,在我县旅游市场上销售的当地土特产品,在质量上也让人担忧,从而削弱了旅游者的消费欲望。购物是旅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旅游经济业的效益至关重要。由于我县旅游纪念品缺乏的原因,直接减少了旅游业的收入。

  3、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建设旅游强省需要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素质、较高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高素质旅游队伍。旅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是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招徕旅游者的多少,影响到旅游客源市场,影响到经济效益。我省一些旅游景点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景点环境卫生差(大沙岙海滨浴场)、还有的旅游景点门票较高(如南炮台山),使游客望而却步,吓跑了大批游客。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在我县旅游业发展中如不认真加以解决,就不可能从根

  -2-本上保证旅游业实现较快的发展,更不可能保证在旅游业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4缺乏正确观念和认识,发展思路不清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性质等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把握不准,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序不够,主导意识不强,未能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其表现为农产经营理念陈旧落后,一些地方政府角色不到位,未能完全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将乡村旅游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对乡村旅游的经营农户缺乏有力支持。

  5、缺乏科学规划

  有些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造成旅游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无法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展;一些农民急于致富,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只利用了资源的原始价值,不能创造资源的再生价值,开发层次低,产品品味不高,因而逐渐衰落停业

  6、政策措施不到位

  尽管以旅游促进“三农“发展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认识,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很不完整,甚至是一片空白,如投资开发优惠政策、保护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鼓励吸引外资政策等等方面,还有待于出台并完善。这些配套政策措施的滞后或空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7、监管力度弱

  目前乡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地方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协调难的问题,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从而使旅游监管出现“挂空挡”现象。另外由于乡村旅游处于“小”、“散”、“杂”的局面,使得乡村旅游管理部门难以形成中心角色,监管力度较弱。许多旅游项目的开业、停业都较随意,居民旅馆、餐饮店等项目无证(照)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农户开办多年而极少上缴税费;有些政府对旅游项目考察不认真,跟踪管理不经常,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造成乡村旅游整体服务质量较低。

  8、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

  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产品单一雷同,各地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较严重,缺乏精品和亮点,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一些“农家乐”、“民俗游”、“村寨游”等活动内容趋同,缺乏体验、休闲项目,缺乏文化内涵,地域性、个性化特色不突出,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受抑制。

  9、服务设施落后

  因为缺乏规划,许多景区没有相关配套的设施设备。有些景区道路凹凸不平,狭窄难行,可进入性非常差;有些景区村户面貌落后,屋内摆设陈旧,卫生及住宿条件让人望而生畏,让游客感觉是在花钱买罪受。

  10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

  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又因多未受专业培训,旅游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经营过程简单粗放,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旅游管理部门也普遍缺乏专家型的管理人才,现有管理者对乡村旅游理论掌握不够,实践研究不足,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认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11缺乏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低

  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集中在吃、住、游等几个主要环节,而行、购、娱等环节的产品尚为空白或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上下游相关产业缺乏融通,-3-无法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延伸产品和服务,影响了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文化的变异以及物价上涨等。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一)加强特色。特色即差异性

  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溶入互补

  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扩大区域

  在洞头县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山、江、海大三角的观念,要发挥洞头县的海岛旅游优势,溶入温州市的山、江、海旅游旅游“金三角”。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是我们的路就要通了,来洞头旅游方便了,可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从洞头的旅游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以下三个发展区域。

  首先是小区域:第一以大沙岙风景旅游景点的大扩容。我们要考虑景点之间的共生性,要强调内涵的挖掘,重点开发建设大沙岙海滨浴场的建设,增加海上游玩项目,并与附近南炮台山风景区、仙叠岩风景区进行整合,扩大海上游玩乐趣;第二以“海霞军事主题公园”为依托,扩展领近村落旅游项目,形成特色旅游区。其次是中区域。也就是各岛之间,即半屏岛、大瞿岛、竹屿等景点的旅游开发。这些景点的旅游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但旅游开发势头良好。应着力开发海上第一屏的半屏山海上观光项目,以游船形式,带动周边岛屿旅游项目,形成真正的“岛游”。第三是大区域,就是整个温州大三角旅游资源的连线成片。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别人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形成山、江、海旅游区,这些资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去年初举办的海岛美食节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综上所述,要实现旅游景点的扩大经营,自身的核心景点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许多旅游景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存在着问题。从设计理念上讲,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有独特性,同时还要强调资源开发上的文化内涵。俗话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景区也是这样,景不在大,有文化内涵则荣,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会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点开发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内涵,就不会令人流连忘返。有些旅游景点建设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现在这一方面。就文化景观而言,主题公园是最容易重复的。为什么会是开发水平太低,而且互补性不强呢?关键是许多主题公园的文化原型没有对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乐园)之间都存在互补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转换,有些是对比,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没有处理好,景点规划就难以落到实处。

  -4-

  以上讨论是都是洞头岛旅游现状及发展的方向,下面我再着重谈谈洞头岛在旅游开发建设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

  洞头旅游景点应是由自然走向乡村,这是符合洞头的实际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渔乡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还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观地带搞成墓地,能卖出去收点钱就行,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洞头的竹屿岛,带有天然草坪,在洞头是一块非常难能可贵地方。如果人为的盲目开发,势必破坏这里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或个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可分成三类:一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

  4、为开发而保护。如三盘岛的石刻等,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有些项目规划好以后,可以将项目30年的经营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如进行公开拍卖,就可卖到很高的价钱,而后由业主们自行招商,精心策划开发。这就是政府对项目的所有权垄断,经营权放开。项目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时,要设立谁最具有开发能力,谁设计的开发方案最好这两个标的。第一个标的由拍卖评定,第二个标的由专家组投票评定。把这两个标的统一起来,最后确定开发单位。如为开发而保护,就要停止“石头经济”、“泥沙经济”、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发展,把郁郁葱葱的山头搞成癞痢头,那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这些低层次的开发、破坏性的开发,必须停止,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二)开发渔乡游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渔乡旅游是洞头的重头戏。洞头县原是个渔村岛屿,岛上居民长期以渔业为生,一些居住群落都是依山傍海而建,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而且与温州都市群是互补的。在发展渔乡旅游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渔乡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系统保护。在洞头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补上这一课。在我国通常是把自然景观神化,带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

  二是渔乡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渔乡环境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它是经过几百年来形成的一个特有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再造的人文景观,是不可逆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渔乡资源就不可能得到利用。

  三是发展渔乡旅游要强调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确定了利益主体,资源的开发保护就比较容易进行。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当

  -5-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渔乡旅游,是原汁原味的,这一人文与当地的资源是协调的,是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与,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让渔民知道旅游的价值,允许他们修建自己的住房,但要修旧如旧,在景区划定的地点开设小店做些土特产和旅游品的生意,结果破坏的力量转变为保护的力量,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收益。印尼在巴厘岛的奴萨杜阿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十分注重这一点,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渔乡旅游主要存在着四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是扶贫功能、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功能。所以在渔乡旅游的开发上综合效益很高,我们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四、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经济与集聚性经济的结合体。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把人们留下来的载体,非城市莫属。风景区内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游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对此,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够。

  (一)旅游城镇的类型

  作为一个城市,应有独特性的自然风貌,有活跃的经济活力,有集中的旅游设施,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繁荣的购物环境,同时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江南水乡名镇周庄,过去遭到了人为破坏,现在认识到了这是旅游资源,把它恢复起来,结果成了宝贝,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几百万元。门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游总收入。像兰溪的诸葛村,原来是比较破落的村庄,经修复以后,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也达到300万元,成为村级经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都是在城镇建设中注意到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效果。按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来划分,珠海的城镇可以分为三类;

  1、资源驱动型。自然与文化资源有独特性,如半屏岛、大瞿岛、鹿西鸟岛等可划为这一类。

  2、经济驱动型。主要为购物流通,如北岙镇、新城区等。

  3、城市综合型。既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又有广泛的经济文化的景点。如北岙镇主城区。

  这些城镇的建设应分门别类,都要摸清本地的资源。如元觉的妈祖宫、大沙岙的郑成功点将台等独具特色的资源,要找出其历史痕迹,挖掘其文化内涵,编写成动人的故事篇章,推陈出新,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

  1、确立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城镇建设就会出现千镇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体现出各自城镇建设的特色。根据统计资料,目现洞头县的旅游接待量远远低于温州其他各县市的旅游人数。我们为什么会低呢?就是因为我们整个旅游建设中,没有确立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成为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们把旅游归结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直接系统。如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媒体和旅游服务等,这些是直接为旅游服务的。第二是介入系统。如交通运输、机场、码头、铁路等,解决外部的可达性。包括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都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统。如城市景观、房地产、文化设施、医疗保健、安全保卫等。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三个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体化的战略。

  2、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目前,我们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在硬件建设上往往是各自为政,各管各的。典型的如环岛公路建设,没有一点旅游景观的意识。新城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工程,仅仅是为了建设而建设,从而留下了许多景观和生态上的遗憾。实施硬件建设的一体化,首先要突出特色意识。要通过城市的硬件建设,形成注意力,产生与众不同的-6-景观,这些景观之间的组合,就是独特的城市景观。在这些方面浙江的象山做的就很好,他们将旧城开发成为一个典型的渔村村落,改善交通,使之成为环境优美、休闲观光皆相宜的旅游景观。第二是环境意识。大连提出了“出门就是花园”、“处处是景观”,城市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居住小区向旅游景区演进,就像新加坡那样,这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识。倡导多种形式办剧院、博物馆,修缮历史街区、村落、文物古迹,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设的艺术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致主义。第四是可识别性。一个城市,要在宏观的尺度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感觉。为什么许多游客愿到云南的丽江去游览参观?上海市原市长徐匡迪到了丽江以后,就提出上海不再搞老城复建了。为什么?因为丽江利用民居的结构完全展示了古城独特的风貌,形成了异于其他城市的肌理,给人以另类城市的感觉。所以丽江古城对中外游客的聚集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非常强。而其他许多城市,老百姓的民居、城市住宅都是千城一面,是雷同的,中断了自身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也就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从而也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3、确立突出地方资源特色的思路。洞头是个海岛县,可以以渔业旅游为主线,开展做一日渔民,海上垂钓、渔家生活游等活动。如果我们把这些项目与渔乡风情结合起来,那洞头就是独一无二的。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塑造市民内在的文化素质,展示珠海独有的精神风貌。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一种有深度有内涵的旅游资源。对洞头而言,主要是“特区精神”的外在化,要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为什么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去旅游?就是因为当地的文素质特别好,使得人们非常愿意到那里去。

  ——严格城市管理特别是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一定要有便利性,可达性,保证安全畅通。

  ——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西北旅游资源中遇到的问题,就在于当地的治安环境。

  ——热情好客,培育地区信用。如游客到了洞头,购买的旅游品应货真价实,不能抢买强卖,成为一个童叟无欺、诚信卓著的旅游景点,这也能成为一个很大的卖点。

  ——成功举办各种旅游节。随着半岛工程的竣工,到洞头的交通将更加便捷,我们要经常性开展一些海岛旅游节,要造就季季有节,月月都有高潮的旅游气氛。各个乡镇的旅游活动都要注意质量,相互之间都要有内容和时间上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要有整洁的市容市貌。城市建筑一般是三年粉刷一次,使城市面貌始终保持清新整洁。城市绿化、街道铺装、灯饰、广告牌也要与城市整体格调相谐调。比如商业步行街就可与温州的五马街接轨,有休闲区等。

  ——要挖掘和改进传统名菜。近十年来,海鲜、生猛已为广大的游客所接受。而洞头本地的一些渔家菜并未大举出山,我们要充分挖掘渔农民的家常菜、名小吃,真正形成本地区民俗食风,成为游客们趋之若骛的美食天堂。

  ——要优化景点的管理。对同类的有可比性的景点,就要搞最佳、最差景点的评比,由游客和市民投票,建立一个机制,促进其加强和改善管理。

  同其它旅游城市一样,不断地举办一些活动,创新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必将为洞头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五、旅游开发与体制创新

  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经济,是创意经济。谁的创意好,谁就能发展。洞头旅游业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发展较缓慢,就是因为把目标、过程、主体混淆在一起。对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确定了许多目标,但实施过程不清楚,发展主体不落实。如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几界政府就已提出,但没有人去研究产品的开发过程,由谁来开发产品也没有搞清楚,结果是空喊了十多年,痛失了许多机遇。传统思维与经济转型的不协

  -7-调,就出现了这些问题。

  从另一方面来讲,同样的旅游资源,由谁来开发,以什么样的机制来开发,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一块玉石原料,由高手来雕刻,就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精品;如由泥水匠来雕刻,就会糟蹋了这一块玉。大沙岙海滨浴场的几次开发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机制不一样,效果完全不同。同样的服务设施,同样的员工队伍,谁来经营,用什么机制来经营,效果也完全不一样。“马岙潭”只投入几百万元资金进行开发,而且搞得很成功。而如果由国有单位去搞的话,起码要一千几百万元。如某景点为国有单位,门票价格是由物价局定的,几十元一张门票,不管旅游旺季与淡季,不分早上与晚上,也不论市民与外地游客,谁都不能改变。这是什么机制?能适应市场吗?如果采取承包或出让的办法,经营者早就会根据市场形势实行浮动价格,自我调节了。

  同样的景点,谁来建设,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强调,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但为什么总是不可避免呢?因为造成重复建设的,往往都是财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投资的,投资以后,能否收回投资,投资是否对路,没有人来负责;没有经过科学认真的可行性论证,也没有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变化了的情势及时进行调整。

  从一个时期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旅游管理体制比工业体制还保守。因此,在体制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防止封闭操作。那种肥水不流外人田,搞封闭改革,不仅会因为低水平和资金不足而对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造成浪费甚至破坏,同时在时间上也会丧失发展机遇。其次,要防止没有约束条件的破坏性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权的拍卖,一方面要公开论价,另一方面要对其提出的开发方案进行专家论证,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公开竞争择优确定开发单位。同时,要防止守株待兔的意识。要扩大对外招商,范围越大,引进的开发者水平越高,带来的资金越雄厚,开发项目的档次和质量也会越高。要防止自建自用的倾向,把旅游项目搞成部门的小金库,搞点创收。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观念。

  六、对策与借鉴

  1、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励机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扶持乡村旅游。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鼓励准许当地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进行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首先必须解决可进入性问题。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社会资金,搞好交通、邮电、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既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存,村级集体、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村民要摒弃将乡村环境的“脏”、“土”等同于“返璞归真“的思想,搞好村庄环境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切实实现以乡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避免出现一些景区常见的村民为争客源而强行拉客、兜售等破坏景区秩序和旅游环境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其次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4、规范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政府要逐步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旅游行业分类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接待能力和卫生状况等方面规范农民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经营者“合

  -8-法经营、诚信服务”观念的形式。

  5、保持乡村文化本色,注重优良民风的培育。乡村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文化特点,重点体现“真味”、“原味”。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不论是产品和服务,还是各种体验活动的设计;不论是村庄环境,还是农家居所,都必须强调乡村特有的情趣和格调,避免乡村旅游发展中产品和服务的城市化趋向。

  乡村淳朴的民风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之一。然而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经济利益的凸现,都会给原有的朴实民风带来冲击,因此需要在关注村民经济利益与保持朴实民风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培育优良的民风,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可为乡村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6、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策略和发展模式。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品牌则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乡村旅游实施品牌战略,可增强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及感受强度。富有个性和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有效强化体验心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向的较好方式。

  7、努力拉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足的状况,应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经济综合效益: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雷同的“农家乐”向“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方向发展,注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强化乡土氛围;依托乡村特点,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强化参与性;提升乡村旅游的休闲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率;返延伸旅游线路,实现城乡旅游线路互通,实现工业旅游产品与农业旅游产品的对接。

  8、创新特色产品,扩大产品促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应重点创新特色产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发差异化特色产品,如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结合乡村环境,推出“寻幽探险游”、“健身游”等产品;二是增加特色文化产品,结合本地人文资源,挖掘独特的文化素材,提高文化品味,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三是拓展产品组合,增加产品的深度和广度。

  乡村旅游景点地理位置多相对偏僻,知名度不高,旅游地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促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介绍,吸引游客,增强客流量;政府部门除了采用推广节庆活动等方式促销外,还应与企业联合,有计划地建立营销网络;此外还可发挥旅行社的推销外联作用,吸引外地游客。

  9、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泰国近年来实施的CBT(Community-basedTourism,社区旅游)项目,对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CBT原则,游客在到达旅游目的地第一时间,就会与各自的接待家庭见面,了解当地的概貌、特点,这样可以使旅游者很快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在随后的游览中减少盲目性。这与国内乡村旅游游客只在吃住环节上与当地居民接触,对旅游地文化习俗只是走马观花的了解有很大不同。

  CBT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建立社区学校。社区学校的教师由村里的老人或老僧人担当,主要是告诉游客当地历史文化,告诫游客珍惜当地的树木、水、土地等。社区学校的形式可以使游客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同时通过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可以使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得以保持良好。

  CBT的第三个原则是集体接待原则。游客每到一个家庭参观,周围的邻居都会来帮忙接待,不会出现国内乡村游中的抢客拉客现象;游客用餐往往是集体就餐,由村里的每家女主人端来拿手好菜,让游客在品尝当地不同美味时,进一步了解“社区基础”的含义。

  依据CBT的一些原则,泰国的乡村游能够健康发展,旅游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富足的生活,并且泰国乡村的原有的文化特色、自然风貌依然能很好地保留下来。

  -9-

  【参考文献】

  [1]王时阳、刘德谦:发展乡村旅游的三个重要条件[N]中国旅游报,2007年1月10日。

  [2]

  曹学文:乡村旅游产品的三大文化特性[N]中国旅游报,2007年3月2日。

  [3]

  徐正林:乡村旅游产品营销策略[N]中国旅游报,2007年2月12日。


推荐访问:村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毕业论文 乡村 对策研究

热门排行

2020年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篇,供大家参考。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

学习解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解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解读2019年全国

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

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文章,仅供大家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希...

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完整文档)

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xxx村位于xxx镇中部,辖x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现有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2021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

县政府党组工作情况汇报

县政府党组工作情况汇报按照会议要求,现将县政府党组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2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如下: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县政府党组在县委的坚强...

民主生活会上对纪委书记的批评意见20例(全文)

民主生活会上对纪委书记的批评意见20例1、政治站位还需进一步提高。有时从政治高度审视、处理问题的火候有所欠缺,坚决维护党纪党规的意识不强,推进监督保密工...

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

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文章,仅供大...

小学校委会发言稿14篇

小学校委会发言稿14篇小学校委会发言稿篇1尊敬的家长、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四年级四班的家委会代表。非

公安党课讲稿例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党课讲稿例文,供大家参考。公安党课讲稿范文4篇01近期,***区公安分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