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坊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6篇)

| 浏览次数:

篇一: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浅谈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邮编21530摘要: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而且这一时期的孩子精力充沛,求知欲与探索欲极强,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积极开展幼儿教育,并在其中融入一些案例,笔者认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在案例之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就可以提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策略,这是本篇文章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前言: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从本国国情出发对教育进行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在教育实践中,他创建了生活教育理论被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幼儿内心对生活教育的看法,才能够将这一思想在教育教学以及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进行体现,并鼓励幼儿论述自己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与理解,为论述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等方面提供有利的借鉴。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基础教育,早在留学美国期间,他就很重视学习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等人的幼儿教育思想,并深受启发,回国后,结合本国国情,创办适合自己的幼儿教育,这一举措对幼儿教育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幼儿教师要聚焦幼儿的兴趣点,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的,笔者发现两名幼儿利用毛球、纽扣、纸绳、吸管等材料完成了一杯“奶茶”的制作,他们拿着“奶茶”在美工区穿梭,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在游戏点评环节,两名幼儿分享了自己的新发现,激发了其他幼儿的兴趣。这就说明幼儿对于周遭的事物是充满了兴趣的,因此,在生活教育思想的灌输过程之中,幼儿教师要细心留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就可以关注幼儿对这一思想的认识与体会。这是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具体体现。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策略

  当幼儿还是小班,刚入园的时候,就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假设幼儿教师在幼儿一入园的的时候,就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是基本的价值判断,这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前提条件。比如说教师在教育教学之前,可以示范给幼儿,每一天早上在入园的时候要说“早上好”,晚上离园和老师说“再见”,学会说“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吃点心和午饭的时候不能讲话,不能浪费粮食。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就能够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等内容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从上面的案例之中,幼儿在学习或者游戏的过程之中,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目的[1]。

  (一)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生活化思维

  幼儿教师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生活化的思维,例如,某一所幼儿园对带班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的时候,要关注幼儿在生活之中的表现,比如说借助一些具体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在科学类和美术类教学活动中。在自然角的活动之中,幼儿教师引导幼儿种下洋葱、蘑菇、土豆、向日葵等植物。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照料一种植物。对于幼儿来说,在参与自然角的活动之中,能够培养生活化思维,这一思维的形成对于今后自己参与类似的自然角活动有着一定的指引,因为生活课程,幼儿才有机会在就餐环节发现筷子的妙用,因为种植课程,会让幼儿的生活思维逐渐丰富,幼儿在种植简单的植物与花草时,能够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笔者认为只有关注幼儿在生活之中的经验,才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化思维,这是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2]。

  (二)幼儿教师鼓励幼儿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幼儿教师要重点关注幼儿在生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的具体表现,比如说幼儿平时参与的生活教育类的实践活动,其中有一些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例如,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

  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那么对于幼儿来说,会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公鸡吃米,那么幼儿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动物的喜好,以及动物的口感,而不是说盲目的给动物提供食物,这样会引起动物的反感,在上面的案例之中,笔者认为可以看出幼儿教师鼓励幼儿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幼儿在其中要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幼儿可以参与的实践活动种类就会更加丰富,有一部分幼儿教师选择了一些益智类的实践活动供幼儿进行选择,比如说沙水区、建构游戏、索道等活动,幼儿教师可以鼓励班级之中的幼儿,对上面的这些活动进行细致分析,并鼓励幼儿参与其中,在参与上面的实践活动之中,幼儿会对生活教育的思想充满兴趣,教师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才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应牢记幼儿园课程是依托幼儿的真实生活需要而生成的活动。幼儿教师要鼓励幼儿,并对幼儿在实践活动之中的表现进行赞赏,就可以在这一过程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以及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与幼儿及时沟通,多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并且在了解的基础上,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之中自由的探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幼儿教师鼓励幼儿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这就成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策略之一[3]。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幼儿生活化思维的形成提供有利的条件,本篇文章具体从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陶出发,进一步论述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策略,具体从以下的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为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生活化思维、幼儿教师鼓励幼儿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上述的这些举措都在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策略等方面提供有利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殷莉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幼教改革的启示[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1(001):0002-0002.

  [2]宋杨岚.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J].读天下(综合),2021,000(004):P.001-001.

  [3]左彩霞,黄琪雅,何宝平.乡村振兴视域下陶行知乡村幼儿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1):008-008.

篇二: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整理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先生就是那么形象通俗地阐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继承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朴素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幼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因此,绝不能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漠视了他们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

  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因此“洋化”色彩十分浓厚。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女失去了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这种状况令有志于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他们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陶行知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仅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曲,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在这些幼稚园里,除了幼儿和教师是中国人外,哪还有一点中国的影子?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高昂,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

  在指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问题的根源之后,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并对创办平民幼儿园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作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论证。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

  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所以乡村幼儿园的功效比城市幼儿园还要大。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因此,陶行知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陶行知提出的“省钱的(经济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这一办园原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而且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使在今天来看,陶行知的这些理论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

  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

  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

  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

  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该办法大致过程是:第一步为参观,第二步为参与,第三步为实习。即以乡村幼稚园为基地,由有经验的老师带两三个妇女作徒弟。按做中教,做中学的道理,徒弟跟师傅学习幼稚园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辅以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管理幼儿的技能、技巧。

  大约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便可以独立工作,担任乡村幼稚老师。而且,她们同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幼稚园老师一样具有“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运动之导师的素质。”该方法针对旧中国经济与教育落后的现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已越来越高,昨天那种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师资的方法,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从实际来看,取得一定学历的幼儿师范生参加工作后,还需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而且业务的提高,必须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可见,陶行知当时提倡的“艺友制”于今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使家长与社会对幼儿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幼儿教育的发展已由城市逐步推向农村,为更多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真正面对“活生生”的发展着的儿童,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落实到儿童发展上,把握幼儿全面发展的概念,把幼儿教育总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目标,并把握发展目标和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差距,有计划、有弹性地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活动,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这就是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在当代最好的体现。

  当今的幼儿家庭在学前教育的投资方面越来越大,学前教育逐步又有了“洋化”和陶行知先生时代的“三种大病”的趋势了。目前,各大中城市都热衷于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等洋式幼儿园,把幼儿园“洋化”推向了高潮,由于挂着尖端学前教育思想的牌子,学前教育投资很高,一些幼儿园只有权贵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尤其那些在农村地区的“留守幼儿”和随父母外出的“流动幼儿”,这些孩子的学前教育因为现实的制约出现了很多状况,很多“留守幼儿”和“流动幼儿”连最基本的学前教育都不能得到完整、连续、完善地接受。因此,从目前的学前教育现状来看,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更有独特的现实意义。比如能够根据现今流动家长的具体情况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流动家长的“亲子教育”,让流动家长在重视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的早期教育。

  本文只是探讨了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基本部分,除此以外,他还有许多丰富的教育思想,诸如在幼稚园课程、日程安排及重视幼儿科学训练,全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也是极富创造性的。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篇三: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的思想、内容,以及对现代的启示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必将大大有助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和改革。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处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逻辑起点是现实生活,其特点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有历史联系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

  而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和富有远见卓识的,并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2]。”

  科教兴国的今天,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而幼儿教育则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先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对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幼儿教育给于了无情的抨击。有积极创新,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陶行知关于幼儿教育的主要主张

  1.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陶行知主张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也要普及幼儿教育。陶行知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在他看来,普及幼儿教育要进行三个步骤:(1)”改变我们的态度,一般人的态度总以小孩子的教育不关重要;早学一两年,或迟学一两年没有多大关系。”(2)”改变幼稚园的办法,幼稚园的办法是费钱的,不想法节省,必不容易普及。”(3)”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普及教育的最大的难关是教师的训练”。陶行知先生将国家的前途与幼儿教育联系在一起,可见幼儿教育的确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普及幼儿教育的主张,较一般资产阶级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提法,更近了一步。

  2.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是天生的创造家;幼儿是积极的探索家;幼儿是自主的管理者。”他认为,幼儿有很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经过至少人类50万年与环境斗争所获得并传递下来的人的才能的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的重要条件是环境。因此,他提出重视教育的作用,指出:”教育是要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他明确提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

  童。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

  学习渴望的东西;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可见,陶行知是十分相信儿童的创造力的,只是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要有先决条件,即”六大解放”。只有”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才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要鼓励儿童大胆创新,必须要解放儿童,实现”六大解放”。

  3.主张革除幼儿教育中的”三病”,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在旧中国,幼儿园同其他学校教育一样,先是照搬日本,后又仿效欧美,不仅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而且还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阵地之一。陶行知对旧中国幼儿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的主张。

  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国内幼儿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这就是”取法外国,不适国情”。”他们弹的是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这就是”费用太大,不能普及”。国内幼儿园花钱太多,有时甚至超过小学的好几倍,原因是所用的东西都是外国货,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儿园花钱多,家长就得多弄钱。学费高了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才能进得起,才可以享受幼儿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是进不去的。所

  以,幼儿园成了富贵人家的专用品,成了富贵人家显示特权的专门场所,平民是没有份的。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

  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

  这次新课程改革强调幼儿接触生活,参加实践增进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注重联系幼儿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实际。新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幼儿经验的整合。本次课改的亮点是重视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幼儿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很相符合。陶行知用生活来教育的思想内涵,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的教学观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

  要主要教师的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幼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和补充。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不是机械灌输式的而是互动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幼儿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经历。陶行知还主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张对儿童因材施教等,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行知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他又说“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一切为了创造。”这是一种呼声。在新课程中我们分明听到了陶行知的呼喊声。

  我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进行,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高兴的看到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理念与陶行知的课程思想有一定的契合,希望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在新课改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3]崔聚兴.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J].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4]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教基〔2001〕20号.

篇四: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内容的学习分析,结合我国当下幼儿园教育的开展,总结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和现实意义。陶行知的幼儿教育主张不仅给幼儿教育的开展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给目前的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根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

  现实意义

  陶行知是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见解深刻,兼容中西,积极创新,理论简约,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主张,这些主张不仅给幼儿教育的开展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给目前的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根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认为幼儿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陶行知把儿童看做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因此他非常注重幼儿教育,大力倡导在社会上普及幼儿教育,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是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很重要,幼儿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他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那么,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凡人生的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其意思是儿童六岁之前的教育直接决定未来人的一生,是人生的根底,只有根底打牢长大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当时的他大力呼吁社会有志之士创立幼稚园,开启幼儿启蒙。

  2.重视对幼儿开展全面教育

  陶行知认为幼儿的教育需要全面开展,他提出的幼儿开展包括四局部的内容,即幼儿的健康教育、幼儿的科学教育,幼儿的道德教育,幼儿的劳动教育。在幼儿的健康教育上,他一再强调幼儿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它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根底,颇有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味道。他认为教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一些卫生常识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此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上,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与一个国家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他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他的这一思想和现代教育科技兴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先生的思想是非常具有远见的。在幼儿的道德教育上,他认为“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即使一个人满腹学问和本领,如无道德一切白费,因此他十分注重幼儿道德教育的培养,还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即“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合一、真善美合一〞。在幼儿的劳动教育上,陶行知强调“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他的认知中,真正的劳动必须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也就是寓教于实践中。陶行知的幼儿全面教育思想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原始鼻祖,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重视幼儿园教材教法

  陶行知认为幼儿园教材必须符合幼儿的身心开展健康,必须表达出童真童趣,必须和生活

  接轨,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即教学做合一。他认为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教育,幼儿才能真正从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他反对强灌输死读书的现象,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师面对个性开展不同的幼儿时,要根据其心理特点和爱好兴趣不同对待,坚决杜绝违背幼儿身心开展规律的强迫性学习。陶行知的这些教育思想即使放在现在,对幼儿的学习开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为他觉得幼儿教育的失败,不仅是孩子本身的教育失败,而且是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失败。

  4.倡导中国式的幼儿园

  20世纪初,国内开始兴办幼稚园,生搬硬套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模式,陶行知当时就指出国内幼稚园的三大弊端,即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认为国内的幼稚园孩子都唱外文歌,弹外国的钢琴,学外国的舞蹈,花钱还很多,只有有钱人的孩子才上得起幼稚园,多数孩子得不到学前教育。因此他倡导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幼稚园,要面向全社会所有幼儿,即平民化,还要根据旧中国贫穷落伍的国情,创办省钱的幼稚园,让贫困人家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他的这一思想对于今天很多地方出现的“天价幼儿园〞来讲,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开展进步,学前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内的幼儿园数量逐年增加,在城市农村中大力普及。在教育部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开展指南?中就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儿的各项开展指标,强调要根据幼儿身心开展的规律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这一方针政策正好是陶行知因材施教的表达。陶行知因材施教的思想对于当下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近年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盛行,某些幼儿园出现了洋化病和贵族病,双语幼儿园层出不穷,社会上的外语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天价幼儿园网络媒体是时有报道,如此弊端很有必要借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陶行知的平民化省钱式的幼儿园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

  总之,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还有很多,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一针见血,具有远瞻性和先进性。他提出的很多教育主张,不但对当时的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时下21世纪的幼儿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他对推动幼儿教育的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他的幼儿教育思想非常值得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周颖.陶行知农村幼儿教育的思想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

  【3】祝正龙.湖北省幼儿教育现状及开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4】芦苇.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东南亚纵横,2002.

  【5】汝秀梅,王晓红.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兼论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篇五: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第一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陶行知教育思想博采古今、兼容中西、理论简约,并自成体系。

  首先,从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可以看出陶行知主张“真”,这与孔子儒学中的精髓“仁”一脉相承。

  其次,在教育理论上,陶行知继承发展了杜威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理论主张。他提出的“六大解放”:

  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即是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基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而我们所熟知的陶行知把名字从知行改为行知即是对这一实践学习理论的身体力行。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这为如今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理论范围,强调终身学习。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

  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对现今和后世的教育政策、教学方法和教师技能等都有深远影响,对身为准教师的我们做出了推进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第二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看完了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的报告《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让我有幸第一次全面了解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报告中也介绍了一点,陶行知在国外求学时受杜威的影响很大,通过比较两个人的教育思想,我发现两个人的教育主张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或者说相通性,所以在这里我想结合杜威的教育思想以及我自己的感悟浅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分为以下三点;1、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陶行知所主张的生活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他认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他认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人成长,所以教育本身就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即生活。

  比较之下我觉得教育与生活本身就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我们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否者就会有失偏颇,教育来自生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同时教育也在无形中提高我

  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活的认识。

  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

  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而陶行知指出“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

  我觉得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只是把学校当成了小范围的社会,或者是社会的微缩,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在学校学习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和技能,然后适应学校,从而适应社会。而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是从社会对个人而言的教育意义层面上说的,人必定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我们不停歇地在社会中实践,同时也从社会经验中不断学习。把社会当成学校就使得教育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3、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这启发我们要把学习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以知识促进实践,以实践巩固知识,边学边做,从做中学,从学中做,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践教育的意义,才是真正让知识为我所用,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的教育思想不管是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巨大,对于当今社

  会也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学习了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加深了我对教育的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以后的教育工作指引了方向!

  第三篇: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可见,“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

  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割裂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即‘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陶行知也非常重视儿童和儿童教育问题。他认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是人生的基础,要把基础趁早打好。所以,对于

  儿童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当然小孩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解答里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小孩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中的一切,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而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都占据了,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年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所以对儿童的教育就应该从小教育,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发展自己。

  现代教育就应该让学生解脱读死书,死读书的枷锁和困境,能够很好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让学生在学习中会思考,会学习,会观察,会提问等等。解放学生的时间,不要把学生的时间全部安排在功课上,学习固然重要,但要学会怎么学,不能死学。要让他有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只有真正解放学生,放手学生,才可以培养具有开拓型和创造型的人才,这样对于教与学之间也是一件好事。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善于发现观察,去挖掘、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使之在这一点上得到成功,获得宝贵的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使其成为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这样我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

  更使我懂得学生要想学到真本领,不仅学校教学内容必须尽可能体现“实用性”,而且学生自己一定要坚持手脑并用,把学知识与动手操作贯穿于学习全过程。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在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已不再是那些“高分低能儿”,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具备创新精神

  和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当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也需要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多样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展示自己的个性。

  第四篇:陶行知教育思想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思想读后感

  (一)南通市沿河桥小学

  仇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

  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陶行知教育思想读后感

  (二)我时常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算一名好教师呢?好教师的本质是什么?当我读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名篇》时,我得到了启发,也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爱满天下”。“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字。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是啊,教育无痕,教育有爱,“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事业的写照,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孩子,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把全部的爱都倾注于每一个孩子身上。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几乎每个老师都能清楚,都能意识到教育要有“爱”,但真正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呢!在大多数老师的脑海里对“爱的教育”这个概念可能没有进行全面的诠释,致使我们的生活中,难以把握好如何执行“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特别是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单方面对子女的过份溺爱,老师面对优差生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不平衡的爱,让“爱”的天平出现失重。孩子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对生活的爱,变得越来越缺失、越来越淡泊,这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反思的,也是做为一名教师需要思考的。

  爱,教育的本质;爱,教师道德修养的本质。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能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修养奠定基础,为形成和谐的人文社会奠定基础。作为我们新一代的教育服务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把陶行知老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

  陶行知教育思想读后感

  (三)第一境界:民主、平等

  陶行知先生对腐朽的传统教育思想深恶痛绝,最反对看不起小孩子,反对不把小孩于当入。或是把小孩子看作玩物,再不然,就是把小孩子看作小大人,用对待大人的老古板的一套去要求小孩子。他认为: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好多的教训。

  第二境界:和谐、合作

  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工、平等、亲密,融洽的基础之上。陶先生提倡“教员与学生关系密切”、“待学生如亲子弟”。他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他殷切地希望,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里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他还说:“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他们必须共甘苦。甘苦

  共尝才能得到精神的沟通,感情的融洽。”陶先生多次强调,教师与学生要同商量、共合作。他在谈教师的民主作风时说道:“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自己要做事,也让别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

  陶行知先生不仅要求教师发现小孩,了解小孩,信仰小孩,解放小孩,而且要求教师“变成小孩”,他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第三境界:发展、创造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总是互相感比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他说:“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学生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

  陶行知先生

  1921年就提出办“活的教育”,千万不要用一把尺子量学生,千万不要想把学生拉得一样平,更不能人为地定什么“差生”。要承认基础,承认差别,要发挥学生的强势智能,让他们个个有发展,人人能成才。

  第五篇: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构建研究型的学校文化

  铁西区

  肇工三校

  肇工三校是区内一所学习研究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特色的学校。多年来,学校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核心,努力践行素质教育目标,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在铁西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区“一校一品”、“创教育强区”的精神指导下,为我校特色办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是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先进单位,铁西区特色学校。

  一、沿革

  肇工三校自1998年开始确立了《探索陶行知美育思想内涵、完善学生人格的实验研究》的科研课题立项,正式开始了对陶行知教育思

  想的研究,其间中陶会会长方明先生,国家教委基教司司长,省陶研会秘书长高婉老师,时任市教育局长张卓然等市区领导到校参校启动仪式大会,并为学校题词留念,给予高度评价。在2001年学校实施了《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创建陶研特色学校》的实验课题,在2002年召开了区现场会,开展“节日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从2005年在前一个课题结题后,继续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进一步探索陶研特色办学之路,确定了新的省级科研项目《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研究型的学校文化》,力图构建一所开放式的,以研究为典型特征的研究型学校。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曾留学美国师从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回国后怀着教育救国的梦想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和普及教育运动,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提出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等思想,扎根农村教育改造,他以“爱满天下”“捧者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情怀深刻的影响了近代的中国教育,受到后世的敬仰,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们今天缅怀陶行知,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二、学校的办学思路。

  肇工三校多年来研究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一所浸润着陶研文化的学校,学校教师以“爱满天下”的无私情怀,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论,努力通过以尽教师之责实现教育强国之梦的理想,并取得丰硕的业绩。从学校的现实状况来看,肇工三校是沈阳市第一所工厂子弟学校转为公办的学校,前身为沈阳铸造厂子弟小学,之后又相继合并了沈阳桥梁厂、沈阳玻璃厂、子弟小学。学校地处工人村,学生家庭多为工人家庭。怎样提高办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树立肇三的社会美誉度?我们在学校自身的发展中认识到,创新和发展将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二大主题。学校确立了这样的思路:一是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学校的特色办学方向,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二是以陶行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思想,建设“研究型”的学校文化;三是学校所处地区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践行陶行知的“平民

  教育”思想,以“普及教育”为己任,教好每一个孩子回报每一个家庭,打造“有教无类”的教育;四是要努力加强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包括教育思想、方法的现代化和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以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式的快速发展。

  三、发展中的肇工三校

  (一)办学理念

  1、生活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强调教育的实践意义。新课程改革同样提出要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小认识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2、构建研究型的学校文化。包括三个方面,即,研究型的学校,研究型的教师,研究型的学生。目标是:a、不断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校的发展。b、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会创造。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念(培养学生“致广大、致精微”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爱与责任的意识。提倡“尽职尽责”意义上的“爱的情感”。责任是做好社会角色的基础,爱是责任的升华。

  (二)、生动的陶园

  多年来,肇工三校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文化浸润下,时时处处人人体现着“陶味”。学校教师展现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育人与奉献精神,学生活泼劲健,开朗,懂文明、有智慧。校园环境处处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从学校管理学上说,校园环境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我校的环境特点是打造陶园文化,促进学生活泼劲健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打造了“生活陶园”:97年落成的陶行知先生塑像屹立在教学楼的正厅门口,成为学校最具有特点的标志,昭示着学校的陶研办学特色。

  教学楼内的环境,一是体现了陶研特色,在一楼正厅装饰墙上装饰了陶行知先生题写的“爱满天下”四个大字;正厅侧面安装了大屏幕,为学生和老师播放即时新闻和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报导,丰富了

  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们还在一楼的侧楼梯入口,安装了装饰板,介绍学校的办学概况与学校办学特色;在二楼正厅的装饰板上,运用图文介绍了陶行知的生平,三楼是长约10米的“行知图书阅读区”,四楼正厅处的陶行知展室是学校特色办学的标志性功能室,是师生接受陶行知教育的德育展室,记载了学校陶研的历史和荣誉,受到中陶会、省陶会和区陶会领导专家的关心和重视,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二是在教学楼内展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如在二楼的饰面板“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的华章”,三、四楼的“生活教育-----走进大自然”等等,展现了学校即时的教育生动面貌。

  三是在各楼层走廊展示了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精彩照片,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照片摆在学校很自豪,鼓舞了自己也激励了别的学生。

  如上所述,我们追求的校园环境是体现陶研特色的陶园与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有机融合,从而产生文化的、时代的、生动的体验。

  (三)、教学做合一:教育的华章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到今天,教学无疑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新课程不是对以前教学的全面否定,全面的割裂与否定意味着现在的教学一定是茫然无措的。知识的基础性和终生必备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更为关键的是使我校的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的态度,这是学生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的必尽职责。

  1、开展教学特色主题研讨活动,促进教学工作阶梯式的发展。教学研讨是学校常见的教学研究方式。我校采取的是一个学期一个主题研究内容。像课题一样进行确立研究项目,全面实施,既有教研的性质又有校本师训的内涵。程序是:根据教学实际问题或教育局的部署确定研究主题,形成研讨方案,对研究主题进行学习(查资料、讲座),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再学习,出案例集、教学设计集。目标是研究主题、实践主题、应用主题。第一学期我们的研究主题是“生活化的课堂”,旨在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意识,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去体验和操作。第二学期根据教育局的部署,确立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主题。本学期我校研讨的主题是“和谐课堂”,提出要处理好五个关系的和谐,目的是对前两个主题进行统合。

  通过主题式的教学研讨,使教研的针对性更强,树立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并得到培训,促进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

  2、教学评价策略改革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评价上,我们尝试了一些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办法。

  (1)富有激励性的课堂语言交流评价。学生在校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课堂上语言激励是最直接有效的评价方式,这种课堂的语言评价可称之为“师生的信息交流”,体现了(1)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2)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生成;(3)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地位。它呈现的是课堂的不同方面,既有知识能力的,也有情感态度的,更有哲学判断的。比如我校一位老师讲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在谈论到“苍耳的妈妈为什么给她的孩子穿着一身带刺的铠甲”这个话题时,预设时答案是这些小刺可以挂在动物身上,传播到各地,随处生长。但在课堂上有个孩子说:“这是苍耳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不让她的孩子受到伤害”,对于这种生成性的答案,我们的老师给予了激励性的交流式评价:“大家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们经过研究感到苍耳妈妈不仅爱孩子,而且聪明有办法。师生的课堂信息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校也为老师们提供信息交流的机会,如召开了“如琢如磨,交流共享”评价案例研讨会,把真实的精彩瞬间和难忘的教学片段展示出来和大家分享,促进了教育教学。

  (2)张扬个性的学科能力展示评价。传统的学校教学评价以试卷考试为主,试卷考试又以语文数学为主,这当然有可取之处,却不能多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我们开展了学科能力展示评价活动,把展示评价延伸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电脑等所有学科,每个学科不仅有书写,还有听说读演背等形式,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如语文学科的文化素养测试中增设了朗读、背诵、表演和学习方法等内容,英语学科包含了会话、唱歌、朗读单词句子等,美术学科有绘画、剪纸、泥塑及美术知识、名作欣赏等。学生们在展示中充满了活力和灵性。低年级的快乐之旅和各学科的“魅力再现”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平时作卷纸成绩不一定很优秀的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魅力和能力,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自己也充满

  了信心,更喜爱学校、班级、老师、同学了。这项活动被教育局初教科的《成长进行时》评价特刊报道,学校的做法《释放快乐、魅力再现》刊登在沈阳教育杂志上。

  (3)快乐发展的星级学生评价。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取消了“优秀学生”的评价体系,改用星级学生代替。“星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重现个体差异和潜力,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使每个学生个体在评价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在合理中体验快乐,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星级学生评价表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阅读星、小小神算手,艺术之星、书法家、进步之星、希望之星、英语交际星等单项星,也有全面发展星综合性的评价星。如果学生觉得这些还不足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还可以自己起名字。在评价上实行学生自我评价与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期末,学生会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填写申请表,老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开展申报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小组同学的现场评议,均能通过则评选成功,期末每位学生都会得到“星级学生”评价奖状,很多学生会得到五个星级学生称号。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们竞相展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在自我展示的同时,也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分享了快乐。

  3、生成性的课堂教学。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又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见解的发挥,追求真实的课堂,应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这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但我们发现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过分注重预设,教学中的一切行为都以完整实现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根据这样的现象,我校开展了生成性教学研究,打造生成性的课堂教学(生成性课堂教学也是新课程所提倡新的教学理念,但很多教师对生成性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成为我校教学研究的特色之一。我校采取了讲座、确定方案、撰写体会文章、教学实践,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了研究,使老师们了解什么是生成性教学,它的实施策略是什么,认识到美国课程学家派纳所说:课程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已由开发范式转向了课程理解范式。过程性是课堂教

  学的本质特征。我们提出这样的实施原则:

  (1)、提供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建构。(2)、适时抓住有意义的生成性资源。

  (3)、生成以师生智慧的发展和教学主题的提升为支点。(4)、交流合作。

  (5)、生成和预设的统一。

  通过实施生成性教学,我们力争使学生的个性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展现,使教师树立生成性的教学思维观念。

  4、学校自办发行了校刊《行知教育实践与研究》和《小先生作文学报》。现在已经发行了一年多,内容丰富,制作精美。透过它们传递学校的教学管理声音,是教师进行交流的平台,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很有实效性。

  5、注重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我校鼓励教师进修与学习,很多教师在进修本科学历,有的教师已经进完小学高级,年龄40多岁了还要学习,学校为他们提供了方便条件。我们鼓励老师们到兄弟学校学,到省市学。还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出市学习,我们曾组织了部分教师到长春的东北师大附小参加了“学校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老师们大开眼界、十分珍惜、备受鼓舞。

  (四)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使陶研特色向纵深发展。

  陶研是我校坚持了近十年的办学特色,如何去发展它,需要一个具有内涵的突破口,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也一直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研究性学习正是在现阶段对我校陶研新的发展与新的探索。它一是立足于课堂教学,二是立足于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与探索。一年来,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研讨、行知论坛、成果发表会、研究报告、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同时我们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先后去了东北大学、农村果园、劳动公园、走进了科学宫、气象局,我们还将去化工学院、鼓风机厂、省市图书馆等等,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尽责社会的意识。出版了第一本研究性学习报告集《外面的世界》。学生的研究报告在老师的指导下体现了浓厚的科学研究意识,我们很多老师也在实践中得

  以成长,体味到研究性学习的快乐。

  我校特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基本上是没有先例可循的,但是我们干部教师一同学习、一同实践,一同摸索,我们搞论坛、做研究。到现在,这项研究已经十分成熟了,我区主管小学的吴局长和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胡处长来我校调研时,胡处长十分感兴趣,肯定了我们的做法,吴局长也说:肇三研究性学习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一个先例。研究性学习可以说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是比较难操作的,这个成果的取得,正是我们有事业心的、敬业的、高素质的教师集体共同完成的。

  所以说,“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有时也是生活的追求和乐趣。”肇工三校的特色办学之路,是肇三人几年来在陶行知教育思想辉映下的特色教育实践,凝结了每一名肇三人对教育改革的孜孜探索,同时它也凝结了各级领导的关爱与扶植。我们学陶、研陶,是要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像陶行知那样用教育的力量去尽责社会,用陶行知的教育方法论去推进新课程改革。陶行知似一座博大的宝库,深刻影响着中国百年来的教育,他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爱满天下”,“教育民主化”的光辉思想揭示着教育力量的伟大。陶行知曾说第一流的教育家,一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二要敢入不开发的边疆。我们将以此为座右铭,以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一起尽责新区教育,用教育去尽责社会。

  陶园芳菲,我们深信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是立国之根本。我们将秉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教师之责,实现教育强国之梦!

篇六: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陶行知(1130-1201年)在《荀子》中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幼儿教育思想。他的著作《论语》充分肯定了婴幼儿的性质,以及培养和教育婴幼儿应该具备的原则。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是一种把孩子的智力、意志、情感、社会性和道德素质培养起来的系统思想,可以说是古代幼儿智力、意志、情感、社会性教育思想的综合体现。

  陶行知认为,婴儿具有天生的智力,因此要有效地培养和教育他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他相信,文化教育应该在先天基础上加以培养,使之在智力、意志、情感、社会性和道德素质等方面能够发展到最佳状态。他强调,要想培养和教育孩子,就要“训示不息,见义勇为”,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他们能够以善良的心态去追求真理。

  陶行知认为,以教师的榜样鼓励孩子的心态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既要塑造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又要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他还认为,要让孩子能够真正“学会学习”,就要“以自学为主”,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总之,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具体做法,仍然对现今的幼儿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启发和参考,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尤其强调“训示不息,见义勇为”,以“自学为主”的做法,以及以榜样鼓励孩子的思想品质,仍然是尊重和培养婴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1-

  它不仅仅强调对婴儿、幼儿进行智力、意志、情感、社会性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儿童,让儿童感受到教育者的关爱,而不是以凌虐为手段来约束儿童。同时,要培养孩子的自信、独立性、坚强意志,让他们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的面对和克服困难。

  从陶行知的“训示不息、见义勇为”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强调重视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以自我驱动的动力为孩子做教育训练,让孩子在充满热情的气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品性和意志力。同时,他认为,要想培养和教育孩子,就要“以自学为主”,以有系统的培养计划来指导和引导孩子,让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以“以自学为主”的教育理念,以及强调重视孩子个性和兴趣的教育方式,秉承“识其所长,学其所会”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理念中“提前思想”的代表。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幼儿教育确实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为我们在实践中提供智慧和指导。

  -2-


推荐访问:谈谈你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认识 你对 幼儿教育 谈谈

热门排行

2020年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篇,供大家参考。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

学习解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解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解读2019年全国

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

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文章,仅供大家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希...

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完整文档)

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xxx村位于xxx镇中部,辖x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现有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2021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

县政府党组工作情况汇报

县政府党组工作情况汇报按照会议要求,现将县政府党组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2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如下: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县政府党组在县委的坚强...

民主生活会上对纪委书记的批评意见20例(全文)

民主生活会上对纪委书记的批评意见20例1、政治站位还需进一步提高。有时从政治高度审视、处理问题的火候有所欠缺,坚决维护党纪党规的意识不强,推进监督保密工...

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

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文章,仅供大...

小学校委会发言稿14篇

小学校委会发言稿14篇小学校委会发言稿篇1尊敬的家长、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四年级四班的家委会代表。非

公安党课讲稿例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党课讲稿例文,供大家参考。公安党课讲稿范文4篇01近期,***区公安分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