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坊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研新模式3篇

| 浏览次数:

篇一:教研新模式

  

  教研引领初探“同课循环”式教研新模式江苏启东实验小学(226208)黄健华[摘要]“同课循环”式教研,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注重现场观察、对等交流、措施调整,可盘活教师教研的积极性,是常规教研的有力手段。开展“同课循环”式教研,实现同课多练、同课异构、同课异形,通过教师观摩、反思、改进的循环交替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关键词]同课循环;教研;异构[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1)05-0040-02“同课循环”式教研模式,可盘活教师教研的积极性,是常规教研的有力手段,其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注重现场观察、对等交流、措施调整。“同课循环”式教研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模式,现分别举例说明。一、同课多练同课多练是指同一位教师严格按照教研组选中的课题,多次在平行班施教,在评议交流反馈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制订出最终教案。基本操作流程为:资源问题设计行动一人同课多次重复试教,对于主讲教师大有裨益,但参与行动的不仅是主讲教师,所有教研组成员都要出谋划策、建言献策,记录主讲教师的课堂进程,对照反省,取长补短,共享教学成果。【案例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磨课第一次执教:反思点:这节课属于计算课还是解题课?这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是重视培养学生采集信息的能力和解题能力,如设计问题“想要求解,需要什么数学信息作为前提?”“你觉得如何安排乘客登船较为周全?”(例题是规划邮轮的限座问题)。评课教师质疑:这是计算课还是解题课?如何妥善协调二者关系?主讲教师在综合评课教师所提出的意见后,当即表示立即整改,调整教学方向定位,将教学重点转移至口算上,并适度渗透解题策略。第二次执教:反思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这节课值得褒扬的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如糅合情境设计提问:“预估一下,四个班能安排所有人就座吗?”“预估一下,一班、二班合并后能安排下所有座位吗?”“预估一下,三班、四班合并后能安排下所有座位吗?”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估算结果。本节课应突出算法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色,但主讲教师对于每道题只让一名学生起身作答,阐述算法,涉及面狭窄,不利于学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21·240生掌握算法。评课教师建议由扶到放,简政放权,让学生独立思考得出一定结论,然后反馈、展示和交流。要强化“算法比较”“另类算法”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开阔思路,在交流、切磋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去粗取精,优化计算方法。本节课,学生有一闪光点。面对刁钻的问题“三班和四班满场,是否就此离场?有什么补救措施?”一女生当机立断:“三班和四班共有71人参会,只能安排68个客座,71-68=3,给3人单独安排一条快艇。”真是锦囊妙计,比课本上的乘船方案高明多了。女生落座后,还有多名学生不甘示弱,争相“献计”。遗憾的是教师没有给他们机会展示。第三次执教:反思点:缘何学生算法单一?二轮试教中,学生的算法呆板单调,只限于两种方式:在脑中虚构竖式;十位数加十位数,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计。而对于教材中出现的第三种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减一位数的分步计算,鲜有人提及。评课教师建议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催生学生的个性化算法;待学生独立思考后开展小组交流,最后集中展示交流成果,促成算法的多样化;高度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第四次执教:反思点:怎么又还原成应用题解决课了?这次上课,主讲教师吸取教训,采纳建议,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充分调动学生知识经验来开展口算活动,因此算法多样性和个性化纷纷呈现,可惜仅在计算1423+31”时昙花一现,后续计算“32+39”问题上。”时,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教学重心又退回到解决“68-54”“32-主讲教师辩称学生在口算“23+31”时多样化算法已生成,算理也阐述得很清晰,后面几题依葫芦画瓢即可,不必赘述。是不是全体学生都掌握了呢?评课教师重申:掌握算法不只是说说或者算一题就过关,必须通过交流来检验。其实在引导学生列出所有算式后,教师只需补述一句“你是怎么算的?”,将话题绑定在算法上,这节课就不会脱轨。(减)“课堂永远是变化多端的。同一课题的四次执教活动落下帷幕,虽然最后没有做到十全十美,但是比起前几次却已是突飞猛进。二、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指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组紧密围绕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以不同的构思上同一节课,相互批评指正,群策群力,探寻突破问题瓶颈的方案。基本操作流程为:自我反思修改设计带着问题课例交流独立备课课堂观察行动跟进形成策略“课例交流,课堂观察”与“自我反思,修改设计”循环往复。年级组每位科任教师都要独立构思,互相观摩指教,不断修正完善。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精研了课例。“行动跟进,形成策略”不仅强调对课本身的改善、优选和提升,更重视类比推理,回顾整理相关经验和教训,对施教决策做出全面反思与改进。【案例2】三位教师“角的度量”的教学主讲教师在教学了量角器的用法后,开始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得法,主讲教师十分满意。就在这时,一个学生惊呼道:“老师,我的量角器断了,剩下的一个钝角无法测量,怎么办?”第一位主讲教师:“用老师的量角器吧。”随即将量角器递送给学生。第二位主讲教师:“遇见别人有困难时该怎么办?”“我已经量完了,用我的吧!”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暗示和授意下仗义出手。教师当即褒奖他助人为乐的行为。第三位主讲教师:“刘强的量角器断成两半,它还能量角吗?”将难题推给学生。“不行,小半块残缺的量角器没有中心点。”一个学生说道。“但是剩下的大半块残缺的量角器上存有中心点,刻度清晰可辨,应该不成问题。”另一个学生赶忙接话道。“可是刘强要量的角是钝角,那大半块残缺的量角器也不顶事呀。”一个学生辩驳道。“怎么解决问题呢?请大家商讨一下。”主讲教师话音一落,听课教师就会心地笑了。“先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在钝角上‘辟’出一个直角来,再利用那大半块残缺的量角器去测量余角的度数,所得度数加上90°,就是原来钝角的度数。”一个小组的学生提供了自己的方案。“不妨把这个钝角分割成两个锐角,再用那大半块残缺的量角器去量出它们的度数,再相加,就得到原来钝角的度数。”另一个小组也有独特方案。“老师,还可以画出这个钝角的补角,然后量出补角的度数,再用180°减去补角度数即可。”第一个小组的学生也不甘示弱……教研引领面对教学生成,第三位主讲教师为什么没有简单直接地出借量角器,而是借题发挥,将学生的思维转接到探寻解决方案上,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学习呢?这难道仅仅是一个计策吗?如果只是计策,也只能解燃眉之急,但始终不能成为一门艺术,更谈不上理念。三、同课异形同课异形指同一位教师围绕同一节课完成设计、说课、教学、反思的全过程,同科教师进行跟踪评议,集体探究,寻找解题策略,改进教学措施。基本操作流程为:改进教师独立研究教学设计课前说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同伴群研结构研究理念评价听课观课评课探讨“设计、说课、教学、反思”循环往复,不断修正调整,促进教师优化教学行为和磨炼教学技能。【案例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在导学案中以“我会学、我的疑问、我来迎战、我的获得”的形式呈现;教案中以“兴趣引入、算法探查、我来对战、我的获益”呼应。这堂课的基本构想是:试图在解题中探查算理,理顺解题的基本规程,再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加以巩固夯实,即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循环认证。主讲教师课后反思: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错误,应该多让学生独立承担,在学生无力应对时,应适时提点,但学生还是一筹莫展,无话可说,此时教师是讲还是不讲?如果再继续提醒指教,就会延误时间,降低了教学效率。如果直接讲解,效率是提高了,可学生锻炼能力的机会就减少了。集体研究开出的“药方”是:掌握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点之间的平衡。教师要在学生深入探究后仍迷惑不解时答疑,要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答疑,要在学生智穷计短时答疑。总之,对教师专业成长帮助最大的莫过于跟踪改进教学行为。“同课循环”式的教研,使教师观摩、反思、改进循环交替,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参考文献]1]安丹诺.浅析同课异构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数学之友,2019(3).2]马邹英.同课异构下的数学美学分析:以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8(26).3]袁凤珍.从“树木”走向“森林”,整体把握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一课同课异构教学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8(10).(责编黄春香)41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21·2[[[

篇二:教研新模式

  

  新时代新型教研模式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新型教研模式的应用则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新型教研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纽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实践为基础,以评价为导向的教研活动。这种模式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在新型教研模式的应用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更加方便地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从而更加精准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新型教研模式的应用中,学生也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和创新。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更加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源和学习资料,从而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从而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和创新。

  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新型教研模式的应用则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情

  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学习。这种模式的应用可以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篇三:教研新模式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模式创新研究》方案

  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内容提要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种种弊端,创新中小学教育科研模式,增强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以构建“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模式”作为科研模式创新的突破口,通过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机制、组织方式、队伍建设、机构完善、成果转化、保障措施等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使教育科研做到内容实在、联系实际、讲究实用、追求实效,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科研是广大教师借助相关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教育科研已经走出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向中小学校,不再是专家教授的专利。中小学教师开始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成为许多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行动。

  教育科研工作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都将教育科研作为必须抓好的一项常规工作。教育科研和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一样,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的工作职责,学校逐渐将教育科研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掌握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科研是新世纪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关键措施。

  但是,综观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在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少弊端。首先,许多教师仍然认为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高不可攀”的事情,将教育科研“神秘化”,不敢或不愿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工作中去,使得中小学教育科研仅仅是少数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的工作,影响到参与教育科研的广度。其次,一些人只注重和追求教育科研的表面形式,强调课题立项的级别和数量,不注重抓好科研的过程管理,使研究工作缺乏针对性,缺乏具体内容,无实质性的研究成果。第三,将教育科研简单化。有的学校将教育科研和日常教育工作等同起来,缺乏对学校问题的思考、论证和研究,以常规工作代替科研工作,以工作计划代替研究计划,以工作总结代替研究报告,以工作成绩的简单堆积代替研究成果。最后,教育科研还存在弄虚作假、“泡沫化”的倾向。不注重实际操作,不深入调查研究并构建“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模式”,来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模式的创新。

  “以校为本”(校本)主要有三层含义。⑴以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即“为了学校”);⑵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人员即校长、教师、学生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即“在学校中”);⑶从学校实际出发,各项工作都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资源,释放学校的生命活力(即“基于学校”)。

  “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模式”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教育科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强调教育科研工作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为学校发展服务。第二层含义是:“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第三层含义是:“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教育科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

  从结构上说,“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模式”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校本教研的范畴,包括学校发展研究、学校德育研究、学校教学研究、学校管理研究。二是校本教研的管理。包括管理制度(含评价制度、成果转化办法等)的建立与完善,管理机构(学校教科室)的建设,教研队伍的优化等。三是校本教研的组织,包括常规教研工作的组织、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等方面。

  三、理论依据

  1、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研究是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教育研究的价值在于创新,创新是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要克服中小学教育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泡沫化倾向,教研工作本身必须要创新。必须按照教育研究或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具体实际,构建一种新的既有科学性更具操作性的教研模式。

  行动研究,是西方国家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风行于70年代以来的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行动研究倡导“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反思的实践者”的基本理念。目前,行动研究已引入到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之中,教师将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体。“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行动研究,从学校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管理学者和专家从教师的职业性质出发,对教师管理提出了“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有学者

  认为21世纪新型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可以归结为专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等五个方面。其中教育科研能力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教育科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措施。教师专业精神的塑造、教育理念的提升、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更新以及专业智慧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体验和创新。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将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

  4、课程改革理论。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中小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为关键环节。此次课程改革倡导新思想、新理念,如强调课程整合,强调师生对话与互动,强调教师角色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校本课程开发是此次课程改革对学校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为主体,结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所进行的课程规划、组织、实施与评价的活动过程。“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所遵循的就是“校本课程”的“校本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育问题,对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和提炼。“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同样要求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主人地位。

  四、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按照江泽民同志“9.8讲话”关于“教育创新”的指示,在总结我市及国内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科研机构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培养一批优秀的教研骨干,营造“科研兴教”的氛围,建立教师依靠科研发展自我的新机制,促使我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落到实处,做到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出发,从而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课题预期要实现的研究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克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泡沫化等问题,使学校教育科研做到内容实在、联系实际、讲究实用、追求实效。②通过引导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理论修养和果转化与学校创新相结合;教研成果转化与教师素质提高的相关性研究。

  5、其他研究。建立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合作研究机制;校本教育科研的策略研究;学校教研基本规律的研究等等。

  六、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我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发展情况,收集学校及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建议,广泛听取教育研究专家对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3、经验总结法。株洲市的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成绩和水平位居全省各市州前列。要从面上(全市教研的角度)和点上(学校教研的角度)及时总结我市的教研经验,为构建“校本教研模式”、深化教研工作创造条件。

  4、行动研究法。强调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本身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我市学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强化“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引导一线教师参与教研工作,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人,使教师将研究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七、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三年。自2002年9月起,至2005年9月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2年9月---2002年12月,为课题的准备阶段。其主要工作包括。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究人员,确定市一中、市二中、市七中、师专附属中学、九方实验小学、荷塘小学、樟树坪小学为试点学校,申报省级课题立项,做好文献研究,设计课题研究思路,完成课题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工作包括:

  1、完成教育科研现状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做好课题研究人员培训、教科室主任培训及优秀教师的科研培训。

  3、制定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出台相关文件。各试点学校要健全学校教研管理制度,并不断修改完善。

  4、按照课题方案,积极探索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并使之具体化、规范化、操作化。各试点学校按照这些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开展教研和课题研究工作。

  5、建立科研协作制度,加强研究工作的交流。课题组成员至少第二个月召开一次小型研讨会,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借助教育沙龙、课题组学术报告会、案例分析会以及各参与校的教研活动等形式,落实各校的科研工作,活跃研究气氛,推动试点学校的科研水平上台阶。

  6、及时做好课题工作的阶段总结。每年召开一次课题总结会,举行一次文、学校总结汇编成册,力争公开出版。申请课题结题,组织专家鉴定。

  八、课题的管理。

  1、成立课题组。

  组

  长:丁文平(市教科所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黄怀清(市教科所教育理论教研员、中高)

  帅晓梅(市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讲师)

  成

  员:唐厚睦(市二中教科室主任、中高)、丁光木(市一中教师、中一)、刘江波(市七中教科室主任、中一)、付红军(师专附中副校长、中高)、梁丽虹(九方实验小学副校长、小高)、欧阳劲梅(荷塘小学副校长、小高)、龙洁(樟树坪小学教研主任、小高)。

  2、明确研究工作的分工。

  丁文平: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报告撰写,课题研究策划人,侧重宏观规划与理论研究。

  黄怀清:中学组负责人,侧重调查研究、理论研究和市级教育科研管理研究。

  帅晓梅:小学组负责人,侧重教育科研组织方式的研究。

  唐厚睦、丁光木、刘江波:中学组研究人员,侧重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研究以及教研机构建设、教研工作规范的研究。

  付红军:中学组研究人员,侧重教研成果转化的研究。

  梁丽虹、欧阳劲梅、龙洁:小学组研究人员,侧重教研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的研究、创立学校教研特色的研究等。

  3、聘请以下领导及专家为课题组顾问:

  石

  鸥:湖南师大教授、博导

  孙俊三:湖南师大教授

  常思亮:湖南师大教授、教育系主任

  张学军:省教科院院长

  黄宜锋:省教科院副院长

  李倡平: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

  易志勇: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

  毛大训:株洲市教育局副局长

  吴刘光明:株洲市教科所副所长

  张元春:株洲市教科所副书记

  4、课题经费的管理。

  本课题总计需研究经费4万9千元,其中争取省规划办资助2万元,市教科所资助15000元(每年5000元),各试点学校设专项经费14000元(每校2000元)。

  省拨经费及市教科所资助经费由市教科所专项管理。主要用于调研、差旅、资料、文印、会议、专家论证指导、成果鉴定等。各试点单位经费由本单位掌握,主要用于课题组研讨活动、资料、差旅等。

  5、预期成果形式。

  ①《构建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模式》(课题研究总报告)。

  ②《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调查报告)。

  ③《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汇编》。

  ④各参与单位《以校为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总结。

  ⑤系列论文。

  ——————————————————

  主要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2、吴志宏等著:《新编教育管理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9.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6.4、《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指南》

  5、胡继渊:《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江苏教育》,2002年5A期

  6、郑金洲:《走向校本:学校教育发展的取向》,(www.sohu.com)

  主体·环境·发展

  《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实验》

  课题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为指针,以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构建学生主体,优化教学过程

  ,创造语言环境,注重评价机制,促进全面发展”为实验的总策略,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获得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把切实摒弃陈旧落

  后的教学方法作为突破口,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会学”、“乐学”,从而改变英语教

  学中

  “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有效提高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

  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1.构建以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以对话课和阅读课为突破口,探索学生对主体性学

  习的可接受程度。

  2.探索教师在优化英语学习环境、强化语言实践、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活动课、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时的可操作程度。

  3.革新评价体系,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形成性评价过程,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探索学生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可能性程度。

  三、实验的主要方法:1.教育调查法:A.设计问题问卷调查;B.立意抽样对比调查;C.重点个案调查;D.测验法.2.教育观察法:A.对重点个案的观察;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C.列表记录;D.作出简短结论.3.经验总结法:A.收集必要的资料数据;B.纵向比较;C.横向比较;D.整体设计,分别落实,作出单项总结.四、实验的具体措施:1.组织落实,认识到位.组建课题实验小组,课题领导小组,课题顾问小组.学好法规文献。如:《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大纲》,学好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文献;学习有关主体性教育

  的理论。实验组成员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要把转变师生观与教学观放在首位,锁

  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开发智力与培养能力结合两大目标,全方位进行探

  索。

  2.情况落实,管理到位。

  及时对实验对象的现状作出系统的调查。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技能等作出统计分析,定

  为前测的原始依据。以后每期都有情况记载。

  3.设备落实,资金到位。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课题组的经费预算是学校自筹3万元,请求上级拨款1.5万元,用于添置设

  备、请进来、走出去和开展有关活动。

  4.及时总结,督查到位。

  为保证课题顺利实施,小组成员每1~2个月集合一次,反馈信息,期末认真进行阶段小结。

  五、步骤和进度:本课题的起止时间是2000年9月~2003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9月~2002年1月,为调查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A.确定研究目标,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课题,争取立项。

  B.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第二阶段:2002年2月~2002年7月为第一轮实验阶段,即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A.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初步构建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探索有效提高

  高三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

  B.积极营造英语氛围,举办好“英语快车”电视节目,校园英语广播节目,开辟英语角和英语阅

  览室,创办《英语园地》刊物。

  第三阶段:2002年8月~2003年7月,为第二轮实验阶段,即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A.认真总结第一轮实验的经验,找出差距。

  B.严格按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实验,全面铺开。

  第四阶段:2003年8月~12月,为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形成整体的实验报告,由专家

  验收。

  六、实验的组织:A.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由正副校长挂帅,教导处指挥。

  B.成立课题顾问小组,特聘请省、市、县各级英语教研员杨银建、吴迪华、张乔安、黄美兰等

  同志,省教科院伍春晖同志,益阳教育学院英语科科长蔡外姬同志及我校英语特级教师袁桂生同

  志为顾问。

  C.课题实验小组.组

  长:赵苏平

  副组长:阙腊梅、李拥军

  组

  员:田

  颖、李坚贞、夏秀莲、曹彤宇、李赛群、彭婺辉、吴建华、孟行秋、刘艺萍、金铭珍、殷合元、廖小华、吴丽萍、刘国平

  安化一中英语实验课题组(赵苏平执笔)2002年9月

  主体

  环境

  发展

  《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实验》

  开

  题

  报

  告

  《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实验》,是以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南的一

  项应用型实验。它的主题词是主体、环境、发展。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主体性理论为指导,构建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制订以学生为主角的评价体系,有效

  改变高中英语教学中“聋哑”现象严重、听说读写技能落后现状。

  主体性,是最能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特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意

  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现代人,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办学的宗旨。

  主体性教学实验,把学生推到语言实验的第一线,这就为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

  极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对感情态度自知自反自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将得到最大的体现;对学习策略的自主运用将进入自定状态;对语言技能的自我完善将进入创造

  性的境界,这一切正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本实验的基本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教学、英语活动课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组成“三维一体”的框架。对话课和阅读课均采用“三段式”的结构;英语活动课实行娱乐型、实用

  型和创造型相结合的“三重奏”;评价体系实行自评为主、互评、师评齐头并进的“三结合”。上述三个方面的操作要点是:上好三课,抓好评价。

  1.对话课:以学生为听说的主体,设置与教材同步的话题,强化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使学生在能

  听会说中树立信心。

  2.阅读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目标,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要注意

  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操练读写能力的有机结合。

  3.活动课:把拓展阅读与交际娱乐融为一炉,通过群体活动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合

  作精神。活动的设计,要突出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

  4.重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强化形成性评价,以不平衡促平衡。要抛弃一卷定评的老路,构建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的主体由

  被动变主动。同时,在终结性评价中,本课题组将探索

  口试、听力、笔试相结合的套路。

  贫困地区教育滞后,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误导,我们的工作起步比较艰难,正面临着革新自

  救的关键时刻,应当积极推进课改,努力向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靠拢。我们的目标是

  :高中二年级达到七级水平;高中三年级达到八级水平。

  本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准备,构思了一个初步方案,制订了一个相应的实施计划,于2001年

  10月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了立项申请。2002年9月8日获得批准。目前,课题组经过反

  复讨论,拿出了正式的实验研究方案和实验实施计划。参加课题组的有高三、高二、高一三个

  年级的17位老师。实验从2001年9月起至2003年12月止,历时两年半。

  目前,课题组已经筹资4万元,将用于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实施、结题、鉴定和推广。

  鉴于实验准备就绪,特此报告,申请开题。

  安化一中英语实验课题组

  2002年10月

  主体·环境·发展

  《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实验》

  课题实施方案

  一、实验的背景: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成为二十一世纪公民生存、求知和发展的条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全方位实行,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更需要大批懂英语的人才。然而,正如《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的:“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尤其象我们这种贫困地区的农村高中,“聋哑”英语的现象很严重,目前的英语教学仍处于“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农村经济落后,导致教育滞后。安化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县财政实行乡镇包干的90年代初,教育经费远远得不到保障,国拨经费在25%以下,因乡镇统筹不到位,拖欠

  教师工资是常事,教学设施跟不上,学生家长购买力低,教学手段落后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到90年代末,国拨经费才达到50%。

  因为贫困,师资短缺便及为突出。英语教师的学历大都是函授戴帽,高中(本科)初中(专科)的一次合格率原本很低,近年来,合格学历教师进不来,来了的要走,再加上大幅度扩班,于是高中挖初中,初中挖小学,逐级提拔。再加上教学任务重,自学条件差,脱产进修难以落实。

  二是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中没有打好基础,进入高中后,由于教材跨度大,跟班有困难,导致对英语失去信心,产生厌烦情绪。

  三是大班教学,运作跟不上,课堂上难免“少数人唱戏,多数人看戏.”老师很难全面兼顾,从而使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

  四是教师教法单一陈旧,教学科研能力较差。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兴趣不高,被动接受,运用知识的能力差,综合素质提不高,“聋哑”禁区难以冲破。

  五是受制于落后的评价机制。至今,中考和高考的分数仍然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面对现实,学生和老师不得不陷入饮鸩止渴的深渊,走应试教育的路,搞题海战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要克服传统的惯性并不容易,于是,费力不讨好,2000年和2001年高考,我们学校与先进地区比,差距颇大。

  “穷则思变”。我们认为,要改变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状况,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造语言环境,建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为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主体—环境—发展”为实验主题词的《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实验》的课题。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哲学依据。“认识论”和“实践论”的一般原理与社会语言学的一般原理相结合,是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2.英语教学心理学。

  (1).英语学习心理,主要是理解英语学习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一致性和特殊性。

  (2).英语教学心理,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还要研究教师的教学心理。

  3.教育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对下列规律的认识与掌握:(1).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规律;(2).教与学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规律;(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互促进,统一发展的规律;(4).中学教学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样、丰富多彩,主体创造型的英语活动课,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将新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如果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学生的主动性、责任心和自信心将大大增加,就会使优生冒尖,中等生优秀,困难生赶上;如果在课内课外引入有效的评价体系,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实验的目标:1.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也应得到全面提高。

  2.更新教学观念和评价机制,为贫困山区摆脱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困境,探索一条可行性途径,迅速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别。

  3.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应力求达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标准。

  五、实验的设计.本实验的基本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教学,英语活动课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组成一个“三维一体”的框架,开展教学活动。

  (一).“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主要抓两种课型:

  A.对话课——

  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步

  骤

  操作过程

  目

  标

  主

  要

  活

  动

  形

  式Step1Languageinput语言输入Form-based熟悉语言形式

  导入,听录音,学生回答问题,学习对话中的交际功能表达方式及语言点,朗读,背诵示范.Step2Languagepractice语言操练Meaning-based语言形式与语意相结合

  模仿对话,复述,转述,造句,提问,填空,表演对话.Step3Languageoutput语言输出Function-based形式意义和功能相结合

  角色扮演,模仿写作,自由交际

  B.阅读课——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步

  骤

  操作过程

  目

  标

  主要活动形式

  Step1Pre-readingGerneralinformation了解文章大意.导入,处理生词,快速阅读,目标问答,听录音.Step2While-readingDetailedinformation了解文章细节.细读课文,讨论和疏通全文信息和语言,归纳和操练语言.Step3Post-readingLanguageuses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和讨论语篇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等,复述课文,缩写或续写课文,改写课文,模仿写作.(二).“三重奏”的英语活动课.1.娱乐型活动以表现竞技为特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吸附力强。如:英语歌、英语游戏、英语相声、小品、英语故事等是举办英语晚会的必备菜单。

  2.实用型活动课重在体现交际能力。如模拟就医、购物、导游、主持节目、英语演讲等,既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听一,实践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交际性与协调性的统一,是构建学生主体的一个重要方面。每周一次的活动课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周密的方案。计划的制订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活动课必须是全员参与,同时要纳入评价体系。

  (三).“三结合”的评价体系.

  “三结合”是指“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本课题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课题的评价体系力求体现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本评价体系,依据《课程标准(实验稿)》,重点考虑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技能三大块。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

  本评价体系将遵循下面四条原则:

  1.激励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意义。如运用课堂的口头表扬,作业评语的赞赏与鼓励,使学生充满信心,热情向上。

  2.多元化原则。

  首先是学生的自主评价,对号入座,然后是同伴的相互评价,教师和家长的评价。要鼓励学生多方面反思,认识自己,调控自己,以提高学习效率。

  3.开放性原则。

  实验开始时,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档案卡,并编制一个A、B、C三档次的评价标准。期中期末,按时登记。本卡能反映学生的进步,也如实记下了存在的问题,学生、教师、家长能一目了然。

  4.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使用档案卡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期末考试成绩是终结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考试应包括口试、听力和笔试三个方面。

  六、实验变量.1.自变量.

  本课题的自变量包括: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模式;设置以优化教学过程、创造语言环境为手段的英语活动课;执行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自我调控、自主发展的评价机制。

  2.因变量.

  本课题的因变量是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驾驭程度,终点评审时标准是:

  1)实验班学生英语整体水平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或高于对照班,实验即告成功。

  (2)会考优秀率和合格率达标,高考成绩达市级以上重点中学平均水平,实验即告成功。

  3.控制变量.(1).教学时间,师资配备与生源分配,教学设备的运用与非实验班无异,不作特殊要求;(2)教材与终评试卷,实验班与非实验班无异。

  安化一中英语课题组(赵苏平执笔)2002年10月

  附:主要参考文献: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3.《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李志宏,郭元祥主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4.《主体·创造·发展》------倪传荣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5.《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徐勇,龚孝华编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6.TheRoleofaPositiveClassroom

  (美)DaleScottRidley、BillWalthe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7.《英语教育心理学》------林崇德主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8.PrinciplesofInstructionalDesignR.M.加涅,L.J布里格期,W.W.韦杰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体·环境·发展

  《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实验》

  课题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为指针,以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构建学生主体,优化教学过程

  ,创造语言环境,注重评价机制,促进全面发展”为实验的总策略,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获得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把切实摒弃陈旧落

  后的教学方法作为突破口,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会学”、“乐学”,从而改变英语教

  学中

  “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有效提高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

  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1.构建以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以对话课和阅读课为突破口,探索学生对主体性学

  习的可接受程度。

  2.探索教师在优化英语学习环境、强化语言实践、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活动课、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时的可操作程度。

  3.革新评价体系,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形成性评价过程,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探索学生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可能性程度。

  三、实验的主要方法:

  1.教育调查法:A.设计问题问卷调查;B.立意抽样对比调查;C.重点个案调查;D.测验法.2.教育观察法:A.对重点个案的观察;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C.列表记录;D.作出简短结论.3.经验总结法:A.收集必要的资料数据;B.纵向比较;C.横向比较;D.整体设计,分别落实,作出单项总结.四、实验的具体措施:1.组织落实,认识到位.组建课题实验小组,课题领导小组,课题顾问小组.学好法规文献。如:《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大纲》,学好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文献;学习有关主体性教育

  的理论。实验组成员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要把转变师生观与教学观放在首位,锁

  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开发智力与培养能力结合两大目标,全方位进行探索。

  2.情况落实,管理到位。

  及时对实验对象的现状作出系统的调查。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技能等作出统计分析,定

  为前测的原始依据。以后每期都有情况记载。

  3.设备落实,资金到位。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课题组的经费预算是学校自筹3万元,请求上级拨款1.5万元,用于添置设

  备、请进来、走出去和开展有关活动。

  4.及时总结,督查到位。

  为保证课题顺利实施,小组成员每1~2个月集合一次,反馈信息,期末认真进行阶段小结。

  五、步骤和进度:本课题的起止时间是2000年9月~2003年12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9月~2002年1月,为调查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A.确定研究目标,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课题,争取立项。

  B.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第二阶段:2002年2月~2002年7月为第一轮实验阶段,即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A.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初步构建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探索

  有效提高

  高三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

  B.积极营造英语氛围,举办好“英语快车”电视节目,校园英语广播节目,开辟英语角和英语阅

  览室,创办《英语园地》刊物。

  第三阶段:2002年8月~2003年7月,为第二轮实验阶段,即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A.认真总结第一轮实验的经验,找出差距。

  B.严格按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开展实验,全面铺开。

  第四阶段:2003年8月~12月,为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形成整体的实验报告,由专家

  验收。

  六、实验的组织:A.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由正副校长挂帅,教导处指挥。

  B.成立课题顾问小组,特聘请省、市、县各级英语教研员杨银建、吴迪华、张乔安、黄美兰等

  同志,省教科院伍春晖同志,益阳教育学院英语科科长蔡外姬同志及我校英语特级教师袁桂生同

  志为顾问。

  C.课题实验小组.组

  长:赵苏平

  副组长:阙腊梅、李拥军

  组

  员:田

  颖、李坚贞、夏秀莲、曹彤宇、李赛群、彭婺辉、吴建华、孟行秋、刘艺萍、金铭珍、殷合元、廖小华、吴丽萍、刘国平

  安化一中英语实验课题组(赵苏平执笔)2002年9月

  主体

  环境

  发展

  《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实验》

  开

  题

  报

  告

  《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实验》,是以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南的一

  项应用型实验。它的主题词是主体、环境、发展。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主体性理论为指导,构建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制订以学生为主角的评价体系,有效

  改变高中英语教学中“聋哑”现象严重、听说读写技能落后现状。

  主体性,是最能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特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意

  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现代人,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办学的宗旨。

  主体性教学实验,把学生推到语言实验的第一线,这就为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

  极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对感情态度自知自反自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将得到最大的体现;对学习策略的自主运用将进入自定状态;对语言技能的自我完善将进入创造

  性的境界,这一切正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本实验的基本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教学、英语活动课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组成“三维一体”的框架。对话课和阅读课均采用“三段式”的结构;英语活动课实行娱乐型、实用

  型和创造型相结合的“三重奏”;评价体系实行自评为主、互评、师评齐头并进的“三结合”。上述三个方面的操作要点是:上好三课,抓好评价。

  1.对话课:以学生为听说的主体,设置与教材同步的话题,强化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使学生在能

  听会说中树立信心。

  2.阅读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目标,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要注意

  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操练读写能力的有机结合。

  3.活动课:把拓展阅读与交际娱乐融为一炉,通过群体活动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合

  作精神。活动的设计,要突出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

  4.重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强化形成性评价,以不平衡促平衡。要抛弃一卷定评的老路,构建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的主体由

  被动变主动。同时,在终结性评价中,本课题组将探索

  口试、听力、笔试相结合的套路。

  贫困地区教育滞后,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误导,我们的工作起步比较艰难,正面临着革新自

  救的关键时刻,应当积极推进课改,努力向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靠拢。我们的目标是

  :高中二年级达到七级水平;高中三年级达到八级水平。

  本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准备,构思了一个初步方案,制订了一个相应的实施计划,于2001年

  10月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了立项申请。2002年9月8日获得批准。目前,课题组经过反

  复讨论,拿出了正式的实验研究方案和实验实施计划。参加课题组的有高三、高二、高一三个

  年级的17位老师。实验从2001年9月起至2003年12月止,历时两年半。

  目前,课题组已经筹资4万元,将用于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实施、结题、鉴定和推广。

  鉴于实验准备就绪,特此报告,申请开题。

  安化一中英语实验课题组

  2002年10月

  主体·环境·发展

  《贫困地区农村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实验》

  课题实施方案

  一、实验的背景: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

  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成为二十一世纪公民生存、求知和发展的条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全方位实行,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更需要大批懂英语的人才。然而

  ,正如《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的:“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尤其象我们这种贫困地区的农村高中,“聋哑”英语的现象

  很严重,目前的英语教学仍处于“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农村经济落后,导致教育滞后。安化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县财政实行乡镇包干的90年代初

  ,教育经费远远得不到保障,国拨经费在25%以下,因乡镇统筹不到位,拖欠教师工资是常事,教学

  设施跟不上,学生家长购买力低,教学手段落后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到90年代末,国拨经费才达

  到50%。

  因为贫困,师资短缺便及为突出。英语教师的学历大都是函授戴帽,高中(本科)初中(专科)的一次合格率原本很低,近年来,合格学历教师进不来,来了的要走,再加上大幅度扩班,于是高中

  挖初中,初中挖小学,逐级提拔。再加上教学任务重,自学条件差,脱产进修难以落实。

  二是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中没有打好基础,进入高中后,由于教材跨度大,跟

  班有困难,导致对英语失去信心,产生厌烦情绪。

  三是大班教学,运作跟不上,课堂上难免“少数人唱戏,多数人看戏.”老师很难全面兼顾,从而

  使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

  四是教师教法单一陈旧,教学科研能力较差。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

  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兴趣不高,被动接受,运

  用知识的能力差,综合素质提不高,“聋哑”禁区难以冲破。

  五是受制于落后的评价机制。至今,中考和高考的分数仍然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面对

  现实,学生和老师不得不陷入饮鸩止渴的深渊,走应试教育的路,搞题海战术,教师教得苦,学生

  学得苦。要克服传统的惯性并不容易,于是,费力不讨好,2000年和2001年高考,我们学校与先进

  地区比,差距颇大。

  “穷则思变”。我们认为,要改变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状况,教师

  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造语言环境

  ,建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为他们的可

  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主体—环境—发展”为实验主题词的《贫困地区

  农村高中英语主体性教学实验》的课题。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哲学依据。“认识论”和“实践论”的一

  般原理与社会语言学的一般原理相结合,是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2.英语教学心理学。

  (1).英语学习心理,主要是理解英语学习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一致性和特殊性。

  (2).英语教学心理,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还要研究教师的教学心理。

  3.教育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对下列规律的认识与掌握:(1).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规律;(2).教与学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规律;(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互促进,统一发展的规律;(4).中学教学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

  4.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主要是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

  (1).主体性教育的目标;(2).主体性教育的课程结构;(3).主体性教育的教学活动;(4).主体性教育的管理和评价.

  三、实验的理论假设:

  本实验的假设是:如果以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构建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变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如果

  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努力创造语言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主体创造型

  的英语活动课,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将新学的知

  识转化为能力,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如果因材

  施教,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学生的主动

  性、责任心和自信心将大大增加,就会使优生冒尖,中等生优秀,困难生赶上;如果在课内课外引

  入有效的评价体系,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四、实验的目标:1.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

  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也应得到

  全面提高。

  2.更新教学观念和评价机制,为贫困山区摆脱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困境,探索

  一条可行性途径,迅速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别。

  3.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应力求达到《英语课程标准(实

  验稿)》规定的标准。

  五、实验的设计.本实验的基本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教学,英语活动课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组成一个“三维一体”的框架,开展教学活动。

  (一).“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主要抓两种课型:

  A.对话课——

  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步

  骤

  操作过程

  目

  标

  主

  要

  活

  动

  形

  式

  Step1Languageinput语言输入Form-based熟悉语言形式

  导入,听录音,学生回答问题,学

  习对话中的交际功能表达方式及语言点,朗读,背诵示范.Step2Languagepractice语言操练Meaning-based语言形式与语意相结合

  模仿对话,复述

  ,转述,造句,提问,填空,表演对话.Step3Languageoutput语言输出Function-based形式意义和功能相结合

  角色

  扮演,模仿写

  作,自由交际

  B.阅读课——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步

  骤

  操作过程

  目

  标

  主要活动形式

  Step1Pre-readingGerneralinformation了解文章大意.导入,处理生词,快速阅读,目标

  问答,听录音.Step2While-readingDetailedinformation了解文章细节.细读课文,讨论和疏通全文信

  息和语言,归纳和操练语言.Step3Post-readingLanguageuses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和讨论语篇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等,复述课文,缩写或续写课文,改写课文,模仿写作.(二).“三重奏”的英语活动课.1.娱乐型活动以表现竞技为特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吸附力强。如:英语歌、英语游戏、英

  语相声、小品、英语故事等是举办英语晚会的必备菜单。

  2.实用型活动课重在体现交际能力。如模拟就医、购物、导游、主持节目、英语演讲等,既

  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听说技能,对群体合作意识也是一种考验。

  3.创造型活动课重在培养创新能力。如:编排课本剧,制作英语电视节目,办刊办报,制作广告

  、海报,写读书报告等。创造型活动课是学生展示才华、促进成就感的重头戏。

  英语活动课是一个内容丰富,模式各异的万花筒,它能体现出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实践性与

  创造性的统一,交际性与协调性的统一,是构建学生主体的一个重要方面。每周一次的活动课都

  应有明确的目标,周密的方案。计划的制订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活动课必须是全员参与,同

  时要纳入评价体系。

  (三).“三结合”的评价体系.

  “三结合”是指“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本课题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课题

  的评价体系力求体现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本评价体系,依据《课程标准(实验稿)》,重点考虑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技能三大块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

  本评价体系将遵循下面四条原则:

  1.激励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意义。如运用课堂的口头表

  扬,作业评语的赞赏与鼓励,使学生充满信心,热情向上。

  2.多元化原则。

  首先是学生的自主评价,对号入座,然后是同伴的相互评价,教师和家长的评价。要鼓励学生

  多方面反思,认识自己,调控自己,以提高学习效率。

  3.开放性原则。

  实验开始时,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档案卡,并编制一个A、B、C三档次的评价标准。期中

  期末,按时登记。本卡能反映学生的进步,也如实记下了存在的问题,学生、教师、家长能一目

  了然。

  4.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使用档案卡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期末考试成绩是终结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考试应包括

  口试、听力和笔试三个方面。

  六、实验变量.1.自变量.

  本课题的自变量包括: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模式;设置以优化教学过程、创造语言

  环境为手段的英语活动课;执行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自我调控、自主发展的评价机制。

  2.因变量.

  本课题的因变量是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驾驭程度,终点评审时

  标准是:

  1)实验班学生英语整体水平达到《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或高于对照班,实验即告成功。

  (2)会考优秀率和合格率达标,高考成绩达市级以上重点中学平均水平,实验即告成功。3.控制变量.(1).教学时间,师资配备与生源分配,教学设备的运用与非实验班无异,不作特殊要求;(2)教材与终评试卷,实验班与非实验班无异。

  安化一中英语课题组(赵苏平执笔)2002年10月

  附:主要参考文献: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3.《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李志宏,郭元祥主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4.《主体·创造·发展》------倪传荣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5.《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徐勇,龚孝华编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6.TheRoleofaPositiveClassroom

  (美)DaleScottRidley、BillWalthe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7.《英语教育心理学》------林崇德主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8.PrinciplesofInstructionalDesignR.M.加涅,L.J布里格期,W.W.韦杰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教研新模式 教研 新模式

热门排行

2020年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篇,供大家参考。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

学习解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解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解读2019年全国

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

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文章,仅供大家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希...

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完整文档)

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xxx村位于xxx镇中部,辖x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现有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2021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

县政府党组工作情况汇报

县政府党组工作情况汇报按照会议要求,现将县政府党组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2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如下: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县政府党组在县委的坚强...

民主生活会上对纪委书记的批评意见20例(全文)

民主生活会上对纪委书记的批评意见20例1、政治站位还需进一步提高。有时从政治高度审视、处理问题的火候有所欠缺,坚决维护党纪党规的意识不强,推进监督保密工...

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

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文章,仅供大...

小学校委会发言稿14篇

小学校委会发言稿14篇小学校委会发言稿篇1尊敬的家长、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四年级四班的家委会代表。非

公安党课讲稿例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党课讲稿例文,供大家参考。公安党课讲稿范文4篇01近期,***区公安分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