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花坊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及打算4篇

| 浏览次数:

篇一: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及打算

  

  热点聚焦■中国经贸导刊軒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一、大力实施城镇化的原因第一,农村要富裕,要加快转移农村人口。由于劳动力流出,现在中国农村户均土地是丨〇亩地。韩国是户均20亩地,日本户均是30亩地。如果要达到韩国的标准,在现有基础上还要转移1.9亿农村人口,如果达到曰本的水平,还要转移2亿多农村人口。目前农民工外出打工有2.35亿,要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就要在农村要素市场化以后,通过适度规模化带来农业经营方式的根本变化。第二,以城镇人口创造的产值和收益反哺农业农村要有足够多的城镇居民。上世纪90年代提出城镇化研究的时候,农村人口占70%,让30%的人创造的产值和收益来补70%的人做不到,目前城市人口占60%,而户籍人口只占44.38%,虽然非农产值占90%

  以上,可以实现对农业和农村的补贴,但是距离真正实现以城补乡、以工补农,还具有差距。只有达到城镇户籍人口占70%以上,才能真正实现对农村和农业的反哺。二、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第一,城镇化速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并且存在质量问题有的地方为了追求城镇化数据的提高,通过行政划转就地将农村村庄改为街道和社区,在就业和居住形态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村民就被转为城镇居民。其实掩盖了中国实际的城镇化水平。从另一个方面看,我国近年外出打工就业人数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农民从事非农就业的增长速度看,可能达不到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增长速度。322020fr

  12EjT第二,未来城市化速度放缓趋势明显,过去基于两位数的高速经济增长,可以实现每年2000万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但是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直接影响到就业以及农业人口的转移。因此未来城镇化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这对未来的城乡融合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形成了新的挑战。第三,城乡两头占地现象十分突出。在我国的城乡空间资源利用格局方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现实。在1997年我国实现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之后,我国在城市常住人口增加的同时,必须要增加城市的用地从上个世纪城镇建设用地3.5万平方公里,一直发展到现在的9万平方公里。但是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同时,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也在增加。农村常住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但是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从1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9万平方公里。这种随着空间人口格局的变化,而出现的两头占地现象,在我国土地资源严重稀缺的现实下,是一个严重阻碍资源有效利用的体制问题。第四,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及城市行政等级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一是虽然力图推进城市行政等级管理体制改革,给中小城市和特大镇放权,增加设市城市的数量等。但是现实中,增设的市辖区比设市城市还是要多得多。我国有8.5亿的城镇常住人口才有684个设市城市。我国的城镇人口与城市数量存在脱节。而在很多人提出要发展中心城市或者特大城市的时候,而真正能接纳农民的地方,能够根据他们的收人水平和消费水平安排就业和居住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空间的是小城市,包括在人口流人地区的特大镇。因此在提出发展中心城市的同时,特别强调要促

  中国经贸导刊I深化土地要素卞场化改革□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_、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影响经济长期增长提升,使中国人的恩格尔系数显著高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中国农产品市场调节的程度甚至比欧洲还要高,第二,居住形态不合理成熟的现代化国家,公共这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中可见端倪。但是,中国土地部门的办公机构是高层建筑,老百姓住低层建筑,居住要素市场化程度要比别的发达国家要弱。土地、资本、密度也低,且以独栋房为主。而中国城市居住形态主要劳动三大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相是高层建筑。居住形态不合理会严重影响消费结构,影对滞后。“土地三项改革”的突破很少,这就导致以下诸响总需求,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在供给充分的条件多问题。下,总需求扩大不会形成通货膨胀压力。这个时候,总第一,中国农业竞争力弱,食物成本高3长期以来需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新近中央提出需求美国政府补贴其约七分之一国民以食物券,与其食物侧改革很有意义,希望具体政策能解除土地规划管理价格相对低廉有关。它对农业领域的财政支出不超过制度缺陷产生的消费抑制。农民收人的10%。中国在三农领域支出达到3万亿元第三,土地利用效率低。我国单位建设用地面积的人民币之上,然而中国农业增加值也就是七、八万亿GDP产出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如果按工商用地面积计元。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不仅财政成本高,农民付出的算,土地利用效率更低。成本也高,他们的粮食生产收入并不能抵补他们的劳第四,影响社会平等目标的实现。城市房价过高是动成本,大部分情况下不如出租土地的收入。土地要素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主要原因,而这与土市场化改革缓慢影响食物成本,影响国民生活水平的地规划管理制度不尽合理有关。我国没有针对居民的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二是户籍制度改革要素进人农村。否则在农村闲置的大量土地和房屋资方面,虽然说政策上要求300万以上的城市可以放开,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要探索解决城市发展的城市间管但是实际执行上有差距。三是城乡双向要素都存在流理体制问题。要通过改革来打破以行政主导的城市要通不畅的现象。素流动的格局,尽力遵循市场化引导要素流动的规律,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要大力提高都市圈中心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活力,以方便这些小城市和小城镇能够有条件接纳外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是要在已经相对固化的利益来人口和农民在这里就业和定居。进而提高我国的城结构下探讨如何解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问题,要加镇化带动增长的消费和投资潜力。?大力度解决城乡融合发展的要素流通问题,特别是在(本文系作者在第十八届中国改革论坛上的发言,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面破题,当然也要解决如何通过有删节)激励机制鼓励城市的要素进人农村,而不是限制城市2020年123下33

篇二: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及打算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江苏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作者:张远征

  来源:《唯实》2019年第02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而提出来的崭新部署,是新时代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的关键举措,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江苏乡村发展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也早就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但与这一要求相比依然存在差距。本文对江苏乡村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江苏乡村发展的历程及其现状

  江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认清乡村发展的现状,这可以从人口、产业、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和农村建设等方面,审视江苏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情况。

  乡村人口占比持续下降。关于乡村人口,目前有两种统计口径:第一种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统计口径,方法是全省人口减去城区和镇区常住人口,计算出来的乡村人口数偏小,更接近于乡村人口的规划目标;第二种是农业普查口径,统计范围包括农业经营户、农业经营单位、居住在农村且有确权(承包)土地的住户,部分依然从事农业生产的镇区人口甚至城区人口也被纳入统计,因此计算出来的乡村人口数较大,更接近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城镇化率口径,2017年江苏乡村人口数为2508.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1.2%,比1990年下降了47.3个百分点;根据农业口径,2017年江苏乡村人口数为4775.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9.5%。两种口径下,乡村人口数及占比在较长时期内都呈下降态势,反映出城镇化进程取得的成效;但乡村人口数占比的口径间差距达28.3个百分点,体现出从“地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依然任务艰巨。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图出发,主要采用农业口径数据进行分析。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三农”工作有序推进、富民增收“33条”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生活水平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确实在增强:一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自2010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就持续高于城镇。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8元,比上年增长8.8%,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28倍,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乡村生活质量水平大幅提升。从住房来看,2016年末,99.8%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比2006年(第二次农业普查)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拥有两处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22.1%,比2006年提高16.9个百分点;拥有商品房的占比达17.9%(首次统计);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农户住房分别占68.8%和13.2%,比2006年提高9.1个和9.6个百分点。从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看,2016年末,全省饮用经过净化

篇三: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及打算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涉及经济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变革,是经济发展中的顶层战略,经济发展各领域包括新型城镇化,都需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战略,相应调整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要出发,针对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面向未来十五年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基于此,本文章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背景;城乡融合发展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曾经存在多年的城乡二元分制体制造成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新“三农”问题以及“城进村衰”的困境,并成为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短板。

  一、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效果,国家提出关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此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未来规划指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产业的有效发展是推动行业经济发展的最大助力,从乡村经济角度出发,国家农业的整体提升,对于农业经济和带动乡村综合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并且通过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基础建设的完善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这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乡村,有了相关人才的助力,农业产业的发展将会更加有动力,也会带动经济持续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规律。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

  第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城乡对立的消除、城乡差别的消灭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的阶段”,需要通过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以此来实现城乡工农的联合发展,进而消除城乡对立。第二,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关系前提”。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城乡关系走向融合“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并且,“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因此,必须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摒弃以往那种以牺牲乡村或城乡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快速发展的道路,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城市和乡村间的对立矛盾,实现城乡融合、共同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美起来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简单的变化,更加突显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了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快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必须先行。在编制乡村规划方面要通盘考虑城乡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立足环境条件、民俗风情、文化传承和历史脉络,广泛调动基层干部群众出点子、提意见,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编制出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乡村规划。另一方面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土坯房改造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目标的关键举措。要加大宣传推广,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改善住房质量和生活环境,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驱动扶贫企业进一步提档升级,撬动乡村社会脱贫致富的内生力

  城乡融合发展与产业扶贫的深度对接,打破了二元结构壁垒,使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加快了对口帮扶、生态搬迁、金融与教育扶贫等的推广,以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去重新定位农业、农民、企业之间的关系。借助产业扶贫,以乡镇企业为基础形成的产业集群,能够通过吸纳农村本地的劳动力,进一步发挥配置资源、拉动消费增长等的经济带动作用。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产业结构,有助于解决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以及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等问题,释放企业对于吸纳本地人口就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驱动力,并借助与政府培训、社会扶助的合作,使之前的救济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有效培育出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农村社会经济更具创造、创新的发展活力。

  (三)优化区域城乡发展用地布局,构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空间

  农村土地整治应立足于区域城乡发展需求,实施“田水路林村湖草宅”生命共同体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及自然地的保护,以维护良好自然生态为指引,推进对低效用地和污染地的复垦整治。立足区域村镇空间,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做大做好农村和城镇经济。加强区域土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搭建平台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尊重村民意愿,做好村域规划,推进迁村并居,合理拆并和修复乡村村落,引导居民集中居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构有机融合的“三生”空间。

  (四)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拓展新发展格局的循环空间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相对成熟的城市群,需要发挥都市圈的引领作用,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因此要淡化中心城市概念,积极疏解超大城市非核心功能,依托城市群全域,推动一体化发展。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城市群,需要围绕中心城市加快都市圈建设步伐,以此推动城市群发展。在城市群以外区域,比如在沿边地区、河西走廊等地区,这里的城市间联系度并不紧密,需要依靠这些中小城市支撑起周边的广袤区域,虽然这些城市规模不大,但是也是区域的中心城市,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拓展农村土地整治资金投入渠道,推进完善农村土地整治保障机制

  地方政府及组织管理部门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对土地资源和产业发展布局的需求,统筹论证和设计系列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对一些低效用地、城乡现代农业发展区域,适当安排跨区域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政府及主管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整治资金投入力度,竭力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城市发展快速区域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统一谋划和设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跨区域和行政边界开展实施。以政府牵头组织头,统筹制定助推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农村土地整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整治政策体系,有效提升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水平。

  结束语

  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路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理解报告“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体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做好统一规划、全面部署,全方位高质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N].玉溪日报,2020-12-29(004).

  [2]袁莉.基于系统观的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J].农村经济,2020(12):1-8.

  [3]李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20(24):32-33.

  [4]陈卓.城乡融合中的资源流动分析[J].商业经济,2020(12):122-123.

  [5]王勇.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县域经济,2020(12):62-64.

篇四: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及打算

  

  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建议

  1.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设施

  2.鼓励农村地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医疗、教育、文化等基础服务

  4.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

  5.加强农村土地整治,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6.推动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受教育、就医水平

  7.加强城乡交通建设,优化公路网、铁路网等交通体系,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

  8.加强城乡资源整合,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化利用。

  -1-


推荐访问: 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及打算 城乡 城镇化 融合

热门排行

2020年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篇,供大家参考。最新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二

学习解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解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解读2019年全国

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

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小学“八一”建军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全文)》文章,仅供大家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希...

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完整文档)

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xxx村位于xxx镇中部,辖x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现有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2021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

县政府党组工作情况汇报

县政府党组工作情况汇报按照会议要求,现将县政府党组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2年工作安排情况汇报如下: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2021年,县政府党组在县委的坚强...

民主生活会上对纪委书记的批评意见20例(全文)

民主生活会上对纪委书记的批评意见20例1、政治站位还需进一步提高。有时从政治高度审视、处理问题的火候有所欠缺,坚决维护党纪党规的意识不强,推进监督保密工...

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

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廉政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全文)》文章,仅供大...

小学校委会发言稿14篇

小学校委会发言稿14篇小学校委会发言稿篇1尊敬的家长、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四年级四班的家委会代表。非

公安党课讲稿例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党课讲稿例文,供大家参考。公安党课讲稿范文4篇01近期,***区公安分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