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南区北街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城南区北街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城南区北街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名称 北街中学 学 段 初 中 负 责 人 张 三 联系电话 187XXXXXXXX 一、学校信息化基本情况 学校 概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1995 年通过 XX省人民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检查验收;2006 年通过 XX省“义务教育示范县”的检查验收;2007 年通过 XX 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检查;2010 年通过国家“两基”工作的检查验收;2014年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督导检查。目前,正在创建“XX 省智慧教育学校”。
我校有正式教师 35 人,其中 30 岁以下教师 3 人,31-40 岁教师 5 人,41 至 50 岁 18 人,50 岁以上教师 9 人,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任课教师中,大学本科 34 人,专科 2 人。教师基本能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部分班级已经实现个性化教学和智慧教学,部分老教师对信息技术新技术、多媒体学习兴趣不高,主观学习愿望不强。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全部参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1.0 的培训并考试合格。
近几年以来,我们学校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学校光纤接入,百兆网络班班通,办公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全校 10 个班级装配有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室厅 1 间,录播教室 1 间,48座计算机教室 1 间;全校教师人人拥有一台电脑。全方位监控系统,学校图书室、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管。
自 2015 年开始,尤其进入信息化 2.0 时代以来,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基础建设阶段发展到应用融合阶段。目前在 10 个教学班进行智慧课堂教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 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教育管理模式也开启了“互联网+”智慧管理。建立了包括腾讯智慧校园、企业微信、畅言智慧课堂等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了班级师生线上线下沟通互动。图书借阅、校园信息、公文流转,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使学校管理变得更加顺畅、迅捷和高效。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多时空融合的移动学习和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支持学生个别化、个性化学习,促进智慧教育建设。与此同时,学校信息化存在着信息化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信息化教学探索不足;教育信息资源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并未建立;校园信息系统有待整合加强。
信息化领导小组情况 组 长:XX (党总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 XX (副校长、CIO) 成 员:XX(副校长、教导处主任) XX(教科室主任) XX(总务主任) XX(信息技术网络管理员) XX(信息技术数学骨干教师) 信息化环境现状 1.网络接入情况:
200 兆城域网接入,600 兆中国移动宽带接入 2.师生设备配备情况 学校共办公计算机 40 台,班级学科教学计算机 10 台,网络机房 1 间共 48 台,教师笔记本电脑 6 台。
3.主要软硬件环节配备情况 腾讯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畅言智慧教学平台。
信息化环境 硬件 软件 交互环境设备 交互式白板10套,一体机2套,实现教学班全覆盖 Ppt 乐教乐学 作业盒子 功能教室环境 录播教室:1间 信息化应用现状 一、 S S WOT 分析 信息化应用现状:
从教师应用能力、应用水平,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等方面入手。
存在的问题:
1、学校现有的设备环境,软件资源缺乏,不能完全满足信息技术 2.0 整校推进工作。
2、学校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意识不强、欠缺方法。
3、教师学习使用新技术服务教学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4、缺少一个成熟的信息化平台,无法满足师师、师生、家校之间信息资源顺畅共享。
5、智慧课堂实验研究试点,全面铺开实验亦有相对困难。
二、信息化发展规划目标 信息化发展三年总体愿景 发展愿景:着力智慧课堂 助推学校全面发展 。
总体目标:到 2025 年, 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基本建成数字校园,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 。
1.推进网络环境建设,实现学校硬件环境提升,所有班级都用上一体机,应用覆盖全体师生、全学科,从混合环境教学向智慧教学环境纵深推进;
2.用好上级部门构建的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利用涪城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建好学校校本资源库,推进智慧教育管理,提升办学品质;
3.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步伐 4.继续深化智慧课堂实践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积极主动地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从混合式教学环境向智慧教学环境纵深推进;
5.提高全体教师信息化素养,打造一支高标准的信息化教师队伍;
学校教育第一年度目标 一、基础环境提升行动目标 1.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
2.改善部分班级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
3.以信息化 2.0 为着力点,逐步全校推进智慧学习教学环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二、产出目标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打造一批引领性的示范课例;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研修机制(线下研修评价量规;校本考核方案);汇编三套优秀成果案例集(教师研修各能力点案例汇编;教师信息化教学方案汇编;教师信息化反思汇编);
三、效益目标 教师对提升工程满意度达 95%以上;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认可度达 98%以上;家长对信息化认可度达 98%以上;
四、混合教育与智慧教育引领行动目标 全面开展智慧环境教学,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